開場數(shù)語,謂之“家門”家門:明清傳奇第一出,由副末登場,念誦詩詞一二首,說明創(chuàng)作緣起、人生感慨和劇情大意,稱“家門”。其意為登場。各劇家門略有繁簡,然皆須介紹劇情。。雖云為字不多,然非結(jié)構(gòu)已完、胸有成竹者,不能措手。即使規(guī)模已定,猶慮做到其間,勢有阻撓,不得順流而下,未免小有更張,是以此折最難下筆。如機鋒銳利機鋒銳利:指構(gòu)思成熟,文思泉涌,像弓箭上的機鋒那樣銳利。機,弓上用以射箭的機器;鋒,箭鋒。,一往而前,所謂信手拈業(yè),頭頭是道,則從此折做起,不則姑缺首篇,以俟終場補入。猶塑佛者不即開光開光:給神佛塑像畫眼珠,即開眼光。,畫龍者點睛有待,非故遲之,欲俟全像告成,其身向左則目宜左視,其身向右則目宜右觀,俯仰低徊,皆從身轉(zhuǎn),非可預(yù)為計也。此是詞家討便宜法,開手即以告人,使后來作者未經(jīng)捉筆,先省一番無益之勞,知笠翁為此道功臣,凡其所言,皆真切可行之事,非大言欺世者比也。
未說家門,先有一上場小曲,如【西江月】、【蝶戀花】之類,總無成格,聽人拈取。此曲向來不切本題,止是勸人對酒忘憂、逢場作戲諸套語。予謂詞曲中開場一折,即古文之冒頭冒頭:指文章的開端、引子之類。,時文之破題,務(wù)使開門見山,不當(dāng)借帽覆頂。即將本傳中立言大意,包括成文,與后所說家門一詞相為表里。前是暗說,后是明說,暗說似破題,明說似承題承題:八股文第二部分,承接破題的意義而闡明之。,如此立格,始為有根有據(jù)之文。場中閱卷,看至第二三行而始覺其好者,即是可取可棄之文;開卷之初,能將試官眼睛一把拿住,不放轉(zhuǎn)移,始為必售之技。吾愿才人舉筆,盡作是觀,不止填詞而已也。
元詞開場,止有冒頭數(shù)語,謂之“正名”正名:元雜劇的正名一般放在劇尾。這里的“冒頭數(shù)語,謂之正名,又曰楔子”,不知何據(jù)。,又曰“楔子”楔子:元雜劇結(jié)構(gòu)的一部分,為四折之外的情節(jié)段落。有的在劇前,有的在折與折之間。每劇一般只用一個楔子,稱四折一楔子,少數(shù)劇本也有突破。在演唱體制上不受“一人主唱”的格局限制,多數(shù)由次要角色演唱。,多則四句,少則二句,似為簡捷。然不登場則已,既用副末上場,腳才點地,遂爾抽身,亦覺張皇失次。增出家門一段,甚為有理。然家門之前,另有一詞,今之梨園皆略去前詞,只就家門說起,止圖省力,埋沒作者一段深心。大凡說話作文,同是一理,入手之初,不宜太遠(yuǎn),亦正不宜太近。文章所忌者,開口罵題,便說幾句閑文,才歸正傳,亦未嘗不可。胡遽胡遽:何必突然。惜字如金,而作此鹵莽滅裂之狀也?作者萬勿因其不讀而作省文。至于末后四句末后四句:此指南戲和明清傳奇第一出末尾的四句下場詩。其先系第一出前的題目。參見《張協(xié)狀元》和元本《琵琶記》。,非止全該全該:全部包括。,又宜別俗。元人楔子,太近老實,不足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