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2年6月5日,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兒童保險專項基金,陪我一同敲門的是一顆堅硬的心。
在成長路上,這顆心不斷地鼓動我向前走,向前,再向前……有的時候,人們也稱之為“上進心”。孩童時期,它是我的一筆財富。
在中國,孩子們就像生活在有著重重篩子的巨大漏斗里,僅留一條羊腸小徑給幸運的那部分人,而篩掉的則是千軍萬馬的同齡競爭者。
2006年秋季,憑借這顆心的堅持,過關(guān)斬將,我成功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到了北大,挑戰(zhàn)也“更上層樓”,激烈的競爭背后是對優(yōu)質(zhì)資源和光鮮機遇的殘酷爭奪。
2010年畢業(yè)后,我一心想負笈美國,哈佛大學是我夢想的目標。此時的我在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擔任研究助理,期待新的成果能把自己武裝成更有力的競爭者。研究過程并非坦途,由于學科專業(yè)上的差異,每天重復閱讀基礎文獻并沒有帶給我想象中的提高。帶著遺憾和迷茫,項目告一段落后,我考慮走出象牙塔,走進現(xiàn)實世界,去尋求別開生面的新機會。
我迫切希望尋找一個出口,但又不知何去何從。輾轉(zhuǎn)兒童福利相關(guān)領域的其它機構(gòu)工作后,在一次向?qū)<易穯柗缸锇讣惺芎和瘧碛械拈L期福利保障問題時,我得到了享譽海內(nèi)外的我國兒童福利領域著名學者、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尚曉援教授的指導。
尚老師對歐美學界十分熟悉,出版過多部英文著作,幾番長談下來,她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去哈佛上研究生遠遠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簡單。
對于中國學生而言,高得嚇人的英語成績、國內(nèi)知名學府的教育背景、名牌機構(gòu)短暫的實習經(jīng)歷,這些都不足以證明一個人有資格贏得像哈佛那樣著名學府的青睞。反過來,對社會的責任感、高質(zhì)量的工作經(jīng)驗提煉出的“軟實力”更為重要。從事公益慈善事業(yè),也許能夠幫助我更接近我的目標。
尚老師推薦我去中國兒童保險專項基金,說基金專注于為孤貧兒童提供健康保障,還獲得了“中華慈善獎”。
“你如果將來想去哈佛的話,去那兒工作應該會很有幫助。據(jù)我所知,這些年基金推薦了不少年輕人去美國頂級學府。也許在基金,你能得到鍛煉,實現(xiàn)夢想。負責基金的胡老師是之前我在人民大學工作時候的同事和朋友,你去找她吧?!鄙欣蠋煂ξ艺f。
此刻,站在基金門口,在我鼓起勇氣敲門時,我那顆堅硬的心將一連串滾燙的問題拋給我——這里會給我機會嗎?我會在這兒成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