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一別兩年的故鄉(xiāng),父親首先去看望的,是他的大哥黎錦熙。兩人是親兄弟,也是朋友和同志。久別相逢,自是欣喜異常。
這兩年,大伯一直在長沙辦《湖南公報》兼教書,在他及一幫同仁的努力下,《湖南公報》的影響力日盛一日。在大伯的建議下,父親在《湖南公報》做編輯,又干上了老行當。
對辦報,父親自是輕車熟路,且他長沙有一批熟悉的朋友、同事,所以很快就融入了報社的氛圍中,工作得心應手。年歲漸長、閱歷日豐,父親的文筆也日臻成熟老辣。他以“甚么”為筆名,針對國內(nèi)外局勢、當局的腐敗、官場的黑暗、民生的艱難等話題予以抨擊、諷刺、鞭笞,文風或辛竦、或活潑、或調(diào)侃、或暗喻。圍繞“甚么”這個筆名,又衍生出很多筆名,比如表揚好人好事用“圣謨”、抨擊當局用“勝魔”、諷刺文章用“腎膜”等等。這些文章幾乎每日一篇,深得大眾歡迎,父親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擁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在長沙,甚至省內(nèi)一些市縣都有一大批忠實的“粉絲”,尤其在青年學生中擁有很高的聲譽,促進了報紙銷量的增長。
父親在長沙有很多朋友,其中有介入師友之間的徐特立、方維夏,也有新朋友蔡和森、毛澤東、陳章甫、田漢等。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時就與大伯相識。大伯錦熙當時在該校擔任歷史教員,只比毛澤東大3歲。他們兩人名為師生,實為摯友,常在一起議論時政,研究學問。有一則流傳甚廣的故事這樣說:大伯任《湖南公報》總編輯時,先后幫他謄寫文稿的有三個人,這三個人以后的發(fā)展耐人尋味。第一個抄寫員沉默寡言,每份文稿都老實抄寫,連錯別字也照抄不誤,這個人很快就丟掉了工作,此后不知所蹤;第二個抄寫員非常認真,對每份文稿先仔細檢查,遇到錯別字、病句都認真改正,然后抄寫,1935年他寫了一首詞,當年這首詞經(jīng)聶耳譜曲后名為《義勇軍進行曲》,他就是田漢。第三個抄寫員則與眾不同,他也仔細地閱讀每份文稿,但他只抄寫與自己意見相符的文稿,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文稿則隨手扔掉,后來這個人建立了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就是毛澤東。
毛澤東對“甚么”先生的文章也甚是欽佩,在長沙與父親多有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