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憶林風眠——訪林風眠故居紀念館(1)

德情映青廬:名家故居逸事 作者:海飛


文/蕭耳

林風眠(1900.11.22—1991.8.12),原名林鳳鳴。廣東梅州梅縣人。畫家、藝術教育家。歷任國立北平藝術??茖W校校長、國立藝術學院(現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他倡導新藝術運動,銳意革新藝術教育,請木匠出身的畫家齊白石登上講臺,聘請法國教授克羅多講授西畫,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階級共享的藝術”等口號。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等。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去南山路上的西湖美術館看了個畫展,正是三月春雨綿綿時,無處可去,又嫌街上市聲太鬧,就到美術館的小書吧坐了下來,又在旁邊的咖啡吧點了杯美式咖啡,在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林風眠畫冊,一頁頁地翻看下去。不覺之間,看了許多的仕女畫。藍衣仕女、綠衣仕女、白衣仕女、紫衣仕女、黑衣仕女,或撫琴,或執(zhí)團扇,或手心捧花,或吹簫吹笛,有慵懶地倚榻斜靠的,也有三兩仕女翩然起舞的,看了令人歡喜。那些畫上的美麗女子,仿佛都是從洛水邊走下來的洛神,又好像是在西湖的柳荷邊生長的前朝的姑娘,輕輕曼曼妙妙,婉約柔美清秀,美得像夢一樣,靜寂的表情,與這現世間隔著輕紗,她們在紗的那邊,而我卻在這邊。

那些輕煙淡愁中的女子,也許有一個是錢塘蘇小小,或是蘇軾的朝云,白樂天的小蠻,抑或是孤山的馮小青,湖上泛舟的柳如是。一個千年的西子美人夢又被翻騰起來。再往下看,也是女子,不過是肉色的裸女,比古典仕女畫中的女子稍稍的豐腴,有些馬蒂斯油畫里的裸女的影子,又比馬蒂斯畫中的裸女安靜出塵,少了些欲望的氣息。這正是林風眠的東方情調了。

埋首在一幅幅的仕女畫中,沒喝幾口的咖啡也涼了,小書吧里的人來了又去,我只沉浸在那一個簪花照水般的幻夢之中,也不愿問時間過了幾點。

喜歡林風眠,先是念到這名字,林——風——眠,猶如聽到輕風中的耳語一般,于是就喜歡了??催^的他的畫,幾乎全部是喜愛的。22歲時,他自己改掉了“鳳鳴”,要叫“風眠”,這自取的名字一定寓意著他自己的人生觀吧。林風眠先生長達九十一年的亂世人生,曾經歷過無數血雨腥風,驚濤駭浪,生離死別,最后這一切都化作了畫布上的衣裾、清風中的耳語。林先生一生留下的話語很少,不過他有他的“畫語”,知己者讀畫,讀著讀著便讀到了他的心。

離西湖美術館不遠處,同一條南山路上,就是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院的前身名叫國立藝術院,后改為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首任校長正是林風眠。校址就在從前的哈同花園,這是上海猶太大亨哈同送給中國太太羅迦陵的別墅,就在白堤上,取名為羅苑。豪宅別墅輾轉成了校舍,也算雅事一樁。那一年林風眠29歲,受蔡元培先生邀請,從南京來到了杭州辦學。他27歲從法國回到中國,27歲時,他已經是年輕的國立北京藝術專門學校校長。直到抗戰(zhàn)爆發(fā),他隨學校內遷到重慶,林風眠在杭州度過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十年時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