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廬就像讀書人的文房四寶,在故鄉(xiāng)老百姓的家中不可或缺?,F(xiàn)在用文房四寶的文化人越來越少,在火廬里烤火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文人們去了古代,烤火的人往往去了回憶中?;饛]里一般都會掛上肉類禽類,不到一個月就熏成黑黑油亮的臘肉,這是百姓餐桌上的佳肴。我經(jīng)常懷疑自己如果在火廬里烤上一個冬天,會不會也會像臘肉一樣被熏成黑乎乎的。這是個問題,烤火讓一個孩子開始思考。我有時會暗自慶幸,幸好我不喜歡烤火,可是一個冬天過去了,到了春節(jié),火廬里的老人仍臉龐干凈。沒有烘干的柴燒時會冒出滿屋的濃煙,嗆得孩子們眼淚泉涌,孩子是不太愿意烤火的,他們好奇的世界在火廬之外。孩子屁股后面三把火,他們永遠都是不會怕冷的。我則鐘情于火廬頂上的那幾格明瓦,古人稱它為“仰塵”,多有風情的名字啊。我常常仰著頭,看明瓦上是否有動物飛鳥的出現(xiàn),有一次真的看見一只白貓趴在明瓦上,肥大肥大的臉,它正從屋頂驚奇地看著屋里的我,嘴角的長須嚇得一聳一聳的。
火廬是溫暖的,是溫情的,但再好也會有瑕疵——煙灰太重。在里頭坐上一會兒,身上就會下一場白雪,頭上、肩上、衣領上均是落灰,確實是云而已,煙而已,它們被我描在了泛黃的毛邊紙上,和往事漸漸幻化。
天色漸晚,巷口若有若無的黃熾燈依次亮了,暗淡的光暈在濁厚的墻面開出朵朵無名花,暗暗的淡綠。打春鑼的師傅,結束一天的工作,該下班回家喝酒了。走出楊梅塘,許多人家又開始放炮仗了,星火騰騰,炮仗是新年的緣分。他擦了一把蠟黃的臉,輕輕呼了一口氣——新年開始了。他的皺紋里飛出了一只黑色的野鳥,擦著眉梢和匆匆歲月一起飛過。
回家的巷間鋪滿了青石,歲月念舊,石頭們染成黑色,黑色在中國的哲學是水的意思,一泓烏咚咚的碧水蜿蜒而去。路邊是遲延的春雪,原本就風情十足的青石小徑更添風情了,風情百足,比“風情十足”強十倍。有一年正月里,父親去單位加班,夜深了還沒回家,母親有些著急,我自告奮勇去巷口等。因為停電,悠長的巷子愈顯幽深,走到一半很可能還不到一半就害怕了,退回去又怕母親笑話,進退兩難,就唱歌壯膽,唱《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歌詞記不清,越唱越覺得沒有底氣,只好硬著頭皮在那幽深的巷間故作鎮(zhèn)定地哼哼呀呀,驚起一只黑貓,它晶亮的眸子寒光一閃,精靈一樣消失在圍墻的另一邊,我的心到了嗓子眼兒處,汗?jié)窳耸中摹?/p>
暗夜中,小巷的枯井,拉長身影的電線桿,蜘蛛網(wǎng)一樣的電線,晾曬在屋外未及收回的衣物和圍墻上斑斑駁駁的墻體廣告,和我在一起,一起在黑白電影的鏡頭中魂不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