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洗了澡,沒有吹頭發(fā),用毛巾包裹。冰島的熱水來自天然的地熱,因此濕漉漉的頭發(fā)散發(fā)著地熱的臭雞蛋氣味。我斜靠在床邊,穆勒的床鋪昨天來了新的住客,一個年輕的美國男孩,他有一只巨大的登山包,他的內褲、襪子和浴巾在床上攤著。
手里拿著穆勒的照片和明信片,我意識到也許這就是旅行的另一種意義——見證。
在商業(yè)社會中那些被崇拜被塑造的桀驁不羈的人和他們作為明星的故事,這些存在之外,我發(fā)現(xiàn)穆勒這樣的普通人帶給了我真實的力量,這股力量和觸動比媒體用鏡頭和用文字呈現(xiàn)的更奇妙更共鳴更震撼。
我無法在我有限的日常生活中見到這些普通人,這些人有一天離開了,在我的世界中,就像不曾存在過一樣,但因為旅途中的不期而遇,原本平行的兩條線有了交會,我見到了,我相信了,原來有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在這樣活著,為了他自己活著,他的行為,他的言語,都不是為了說服任何人,更不是為了帶來怎樣的影響力,他只是充實并且快樂地做著他自己。
通過旅行,我見證了這些很棒的人的存在,于我的意義,那就是一門學校沒有教我的課程,一些在閱讀之中缺失的人生經(jīng)歷。成長的過程中,我被要求塑造成擁有偉大理想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我聽到的是偉大的遙遠的人的故事,學校告訴我們明天要去成為我們今天仰望的人。可是,離開了學校,我們大部分人成為了普通人,我們意識到自己和偉大無關,學校沒有告訴我怎樣去成為一個快樂的普通人,我知道一百種成為成功的了不起的人的方法,但我卻不知道我該如何過好我眼前的平凡生活。我在書中瘋狂尋找,跟隨故事內心起伏,合上了,又開始下一本書的冒險,然而那也不過是理想化的人物,虛構的情節(jié),作者雖一字未提他的主義和想法,卻早已全然在一字一句中。
我需要見到真實的人,我需要見到那些和我一樣普通的人,我需要知道他們在怎樣活著,我需要和他們聊聊天,如果可以,不是采訪這樣不自然的造作形式,而是碰巧在他們的旅途中住在同一間旅舍,在他們的下班路上走在同一條街,在咖啡館小憩時坐在隔壁的一桌,我們聊一會兒,共同經(jīng)歷一件事,這樣就好,不必太深的交往,不必改變對方的軌跡,我只需要見證,只需要面對面地感受,然后獨立地思考。
穆勒讓我看到了,如果沒有遇到那個喜歡的人,孤獨到老,這件事沒有那么可怕。要說什么是可怕的,那就是外界的傷害,外界的期待,外界的綁架。屏蔽掉這些外界的東西,是有可能像穆勒一樣,獨自老去,獨自死去,安靜地認真地活著,享受他所熱愛的自行車和馬拉松。
我重又想起,出發(fā)時在巴黎轉機遇到的美國酷奶奶,她說的那句話——“變得挑剔才能獲得自由”,當時沒有理解,只是記錄了下來,留待未來消化。遇到穆勒,我有點懂了酷奶奶的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穆勒印證了這句話——他也是挑剔的,因此獲得了自由。
在我成長的環(huán)境中,“挑剔”一直以來都是負面的詞匯,沒有一個家長也沒有一個老師會告訴孩子去成為一個挑剔的人,所有的時候都在告誡,“喏,你要當一個隨和的人,合群的人,這就好了,意味著你長大了,成熟了?!蔽覀冸[忍,我們克制,隨時將笑容掛在臉上,待人接物,不敢刻薄,倘若有一天泄露了真脾氣,便悶在被窩里大哭一場,感覺世界末日來臨,失去了容身之地。
挑剔意味著自我保護,因此挑剔的人總顯得冷漠,不受歡迎。冷漠是一個過于感受性的詞匯,換一種表達,用冷漠的具體表現(xiàn)替代,便是——不再對他人懷抱期待和幻想。有期待才有失望,有幻想才有幻滅。我們害怕辜負好人,卻常常被壞人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