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吃貨”的青春(1)

上課記2 作者:王小妮


1. 生命感

別人喊90后“腦殘”,而他們自稱“孩紙”,這兩個字給我的直覺是:孱弱像紙,一捅就破。每次去上課,跟隨他們浩浩蕩蕩,擁滿從學生宿舍到教學樓的道路。習慣了到教室門口停頓一下,里面電風扇轟轟轟當頭瘋轉,每次進門都忍不住想“磨刀霍霍向少年”。

少年們這時候在干嗎?一進教室最先見到的場景是吃零食,前幾年沒這么明顯。一個女生告訴我:老師,到了我們90后,每隔兩年就是又一代。這么說他們是最被催命的一代。按兩年一代算,從美國人何偉寫《江城》到今天,大學生已經(jīng)天翻地覆了六七代,眼前的正是“吃貨”一代。

曾經(jīng)帶著偏見,以為“蛀書蟲”總比“吃貨”聽起來更舒服更積極向上吧?!俺载洝毕喈斢谧詈蟮耐督?,退回動物本能??纯粗袊拇笾行「骷墝W校已經(jīng)成了垃圾食品集散地,害人和被害的“共榮圈”。

真想問他們,能不能稍稍“高尚”一點,不要自稱“吃貨”吧。直到有同學在微博私信里告訴我:“老師,告訴您我為什么是吃貨:除了好吃的真的美味,現(xiàn)在我愈發(fā)覺得什么都不可靠,人心更不可靠,只有吃到肚里的東西才可靠,但現(xiàn)在吃的也不可靠了,呵呵?!边@話在一瞬間幫我找到了我和“吃貨”們之間的共同點。

饑餓讓人吃東西,空虛也讓人吃東西,這些小生命是需要“經(jīng)過”吃的過程,得以獲得飽滿充實的質感,比起其他,只有“吃”這個最本能的行為使他感到生命的安全可控,由“吃飽”獲得自己的最后藏身處。

開學沒幾天就是教師節(jié),收到一件可愛的禮物:寫有“生于九〇年代”的搪瓷水杯,很懷舊的款式,他們用班費買的,我回送他們一本三聯(lián)版的《七十年代》。

和我上大學時候相比,現(xiàn)在的“吃貨”們更敢于直接表達自己。教室一角,幾個同學議論軍訓。一個女生認為軍訓很好,她的集體意識和身體都在軍訓時得到了鍛煉。一個男生馬上反駁:這個我不同意。另一個女生也急于插話參與辯論。

剛開學是軍訓季,有人困惑:有次看到大一的孩子們整齊地走正步,竟然看呆了, 仿佛有什么安全感在里面。

有人說:折騰人、摧毀人的工具中,軍訓是最輕量級的,大學里人踩人才是最可怕的。

有人質疑一門課:老師在講臺上激情澎湃地說在戰(zhàn)場上要殺人如麻,絕不手軟,六親不認,心狠手辣,這才是好將軍!駭然了我??要這么豪放么??

北大學生齊唱“化學歌”竟然沒一個笑場,我很奇怪,他們的解釋是:無數(shù)次排練,對唱什么歌詞早沒感覺了,就是唱唄,說不定唱好了將來有好處呢。

對于教育制度,有同學說:有時覺得,千萬學生都像被囚禁在玻璃器皿中安靜的孩子。我們沒有太多的余地轉身,只能默默接受屬于我們的越來越稀少的自由氣息。出口在哪里,我們心里沒有底,四周都是看不見但摸得著的銅墻鐵壁??僧斘覀儚膲粝氲膱?zhí)念中探出頭來,學會迎合這世界欲求的目光時,是真的成長還是內(nèi)心的退化和損壞?

也有人說:我不知道我們的教育到底是去蒙蔽,還是增蒙蔽。我只知道這段日子,我的心都要空了。

對于考試,他們說:如果是喜歡的,考不好我會愧疚,不喜歡的,連應付考試也懶得看,有時候如果不是不想讓父母失望傷心,情愿用零分表達自己的厭惡。究竟誰開了我們的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