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
一
這部寫作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革”經(jīng)歷者的心靈實錄,至今在海內(nèi)外已出版十余版。我曾幾次耑寫序語,表達當時的心緒,其中一句話不斷地說,便是“‘文革’作為中國當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頁,切莫輕易地翻過!”
我這么說是因為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讀懂“文革”。沒讀懂的并非什么“內(nèi)幕”,而是內(nèi)涵。這個內(nèi)涵不單在書里,而且在我們身上。所以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文革”進入了我們的血液》。
沒有清除的毒素最后一定會進入血液。
我一直在思考著兩個問題:
一、為什么人性的弱點,如人的自私、貪欲、怯弱、妒嫉、虛榮等被“文革”利用;人性的優(yōu)點,如忠誠、勇敢、純樸、無私、誠實也成為“文革”推波助瀾的動力?在人性的兩極都被“文革”利用的同時,那些真正屬于人性的人道、人權(quán)、人的尊嚴、人的價值等所有人的最高貴的成分,都受到“文革”公開的踐踏?
二、為什么“文革”中所有被傷害的人和傷害他人的人都是“文革”的犧牲品?誰也逃不出“文革”?
我們必須反省的不只是政治的、體制的,還有歷史的、文化的、人性和國民性的。
歷史在沒有清晰和透徹的答案之前,能說真正掀開全新的一頁嗎?
我的歷史觀首先是歷史是活著的。歷史不僅存在于文獻或史書中,在博物館內(nèi),在一天天遠去而逐漸模糊的歲月里,也存在于我們的觀念、話語、行為、習慣和下意識中,不被我們察覺。比如“文革”的否定一切、懷疑一切、斗爭哲學、破壞欲、非理性的盲從、躁狂癥、反文化及反文明,在當今充滿利益博弈和網(wǎng)絡化的時代,不是依然在被表現(xiàn)、演釋和“傳承”著嗎?不是叫我們忽然感覺似曾相識,甚至還會被我們自己不經(jīng)意地表現(xiàn)出來嗎?
不管什么樣的歷史,只要正面和誠實地去面對,本質(zhì)地去追求,科學地去認識,負面的歷史就會成為未來有益的告誡,成為我們自信的根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過來,如果我們沒有捉住歷史的幽靈,它便會無形地潛在我們的血液里,在現(xiàn)實中時不時變相地發(fā)作。
不能叫它再加害我們,這便是本書再版時的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