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劉中新,家鄉(xiāng)人民思念您 2

紅色家書背后的故事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家書文化研究中心


【家書背后的故事】

幾年前,筆者在搜集整理東固革命根據地相關史料時,發(fā)現(xiàn)了當時在八路軍 115師政治部(后在 343旅)工作的八路軍老戰(zhàn)士劉中新(又名劉忠新)寫給母親的 4封家書,信中所流露出來的報國之志、思鄉(xiāng)之情、孝老之心溢于言表,令人感慨萬分。

劉中新是一位經過長征走向抗日戰(zhàn)場的熱血男兒,他為人民、為國家、為民族拋家舍親,出生入死,最終也沒能回到他日夜思念的家鄉(xiāng),甚至連一張模糊的照片也沒能留下,留給親人的只有這 4封字句滾燙的家書和無盡的等待……

劉中新在家鄉(xiāng)中的譜名為劉昌榜,有一個弟弟叫劉昌枱。這 4封家書均由劉昌枱的兩個兒子劉發(fā)照、劉發(fā)熙保存至今。

當年劉中新所在的東固區(qū)蘇區(qū)(今為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東固畬族鄉(xiāng)),曾有 2400多人參加紅軍,占全區(qū)總人數 8000人的 24.29%。由于當時東固區(qū)擴紅支前工作做得好,全區(qū)青年踴躍參加紅軍,出現(xiàn)了整營(二三百人)整連

(一百多人)去當紅軍的喜人局面。 1930年 10月攻克吉安后,曾有一次性兩個營( 500多人)參加紅軍的盛況,因此東固區(qū)曾被評為中央蘇區(qū)一等模范區(qū)。據 1934年的統(tǒng)計,在主力紅軍長征后,東固區(qū)青壯年勞力不足 400人。建國后統(tǒng)計東固區(qū)有名有姓的烈士達 1400多人,無名烈士就更多了,由此可見東固人民對中國革命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劉中新大概在 20世紀 20年代末期參加紅軍,長征到達延安,后在八路軍 115師政治部和 343旅工作。據初步考證,此 4封信分別寫于 1938年、 1939年 6至 9月間。其中的一封家書這樣寫道:“現(xiàn)在是全國動員抗戰(zhàn)的時候,我在外都是為了抗日救國,不能在家來孝順母親大人,以后回家再來孝順母親大人。”在一封長達 5頁的家書中,詳盡描述了夢中思念親人和家鄉(xiāng)的情景,以及看到別人收到家書而自己沒有時的失落感。信中還特別寫道:“我以前在家中的時候,一起出來了三四拾個朋友,現(xiàn)在也不知道到何處工作去了,我在這里連一個也沒有見到,也不知咱們那里有回去的沒有,你如果來信時完全說明。”信中對家鄉(xiāng)戰(zhàn)友的思念之情和牽掛躍然紙上。從現(xiàn)在已知的情況來看,十有八九是犧牲了,當時劉中新是一位幸存者。

據他的親屬講,劉中新在建國初還給家里寫過一封信,并寄來一張穿軍官服的照片,但不知什么原因,最終未能與家人聯(lián)系上,這張照片后來也下落不明。因此,尋找劉中新便成了全家人一個等了幾十年的愿望。劉中新的弟媳,也就是發(fā)照、發(fā)熙兩兄弟的母親黃龍秀老人目前還健在,她心中不斷念叨這位兄弟的下落。

劉中新這些家書保存 70余年,凝聚了劉家?guī)状说囊黄H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思念親人的心情愈發(fā)濃烈,于是委托筆者代為尋找。筆者將有關資料給了來到東固尋根的陳東海同志,他父親陳光將軍曾任 343旅旅長、 115師代理師長。他回到北京后,找了一些曾在 115師和 343旅工作過的將士親屬打聽情況但至今尚無確切消息。筆者還通過梁興初將軍之子梁曉源繼續(xù)打聽有關情況。他們提供了部隊演變的有關史料。

根據他們提供的信息,筆者又查閱了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 343旅在 1939年后分別演變發(fā)展進入了三個部隊:一是 343旅 686團 1營、 343旅 685團新 2營、 343旅補充團三部分演變?yōu)榻裉斓?38軍的 334團、 335團、 337團。二是原屬紅一軍團紅二師后為 343旅 685團(缺 2營)發(fā)展為八路軍蘇魯支隊,再演變?yōu)榈?43軍 127師的一部。三是原屬紅一軍團“模范紅五團”的 343旅 685團 2營演變成八路軍晉察冀軍區(qū)第五支隊,并與 686團 3營和旅部機關一起發(fā)展為今天的第 16軍 46師的 136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