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家店,除了得到物質(zhì)上的幫助,精神上的鼓勵也很重要。朋友的支持和家人的幫助,一定是無可比擬的精神動力。我因為在外游蕩多年,開店時已過而立,所以心理上并不存在對誰有多大的依賴性,但這也是我想討論的事情的另一面。如果想辭掉工作自己開店,但這一舉動得不到家人的理解怎么辦呢?這都是開店的前期準備中要充分考慮的問題。獨立的人格自始至終都是你在社會中立足、成長的前提。你夠獨立嗎?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足夠強大嗎?你能夠說服父母接受你的創(chuàng)業(yè)計劃嗎?如果不能,你能承受住來自家人的壓力嗎?這種壓力,有時候比其他壓力更令人煎熬。你是不是能不管別人說什么,都堅持走自己的路?你會后悔嗎?你想象過失敗嗎?你能承受失敗的痛苦嗎?
17歲上大學以后,我便四海為家。漂泊的生涯于我而言,見怪不怪,也許我就是想要和杰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一樣,在路上遭遇故事,讓沿路的風景、離奇的故事、漂泊感,填滿青春期不安分生長的骨骼。有時候我想,如果我從來沒有接受過教育,以自己的乖張和心機,說不定會是一個壞人。但因為受過教育,讀了書,我的注意力轉(zhuǎn)向了別的地方。比如,骨子里叛逆的部分轉(zhuǎn)變成了對嬉皮士的向往,散漫轉(zhuǎn)化成了生活中的自由無拘。值得慶幸的是,我從來沒有像很多年輕人那樣,被父母強求要走什么樣的人生之路,一直是自己想做什么,便放手大膽去做了。一來自己是男生,即便浪蕩一點兒,他們能約束的也有限。再者自己從來不是壞孩子,該讀書就讀書,不鬧事,只不過乖張的想法有點兒多,所以他們對我還是信任的。當然,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多少會更受寵愛一點兒。但經(jīng)我自己總結(jié),他們后來總是見慣不怪的樣子,應該是被我“訓練”出來的。因為我的變數(shù)太大,主意太多,根本管教不過來。就連我母親,一開始還為我好端端的大學畢業(yè)生卻跑去當出租車司機而傷腦筋,歷經(jīng)勸說、質(zhì)疑、苦惱,后來卻變成,對我各種出人意料的行徑比我還習以為常。比如,她發(fā)現(xiàn)我仍舊待在廈門,倒要來問了:“咦,你還在廈門?你上次不就說你在廈門嗎?”始終是不相信。直到多年后,我大哥到廈門來親眼見證后告訴她,她才接受了我竟然長期定居某一處的事實。
我有四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大哥比我大11 歲,對我而言有些長兄若父的感覺。尤其是高中和大學的時候,我開始看康德和尼采等艱深難懂的書,碰到不明白的地方,大哥便會給我指點。四哥比我大兩歲,由于年紀相仿,所以我們共同話語也多,走得也更近。哥哥姐姐們都是循規(guī)蹈矩的楷模,本分地讀著該讀的書,本分地選擇以教書育人為職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