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座城,因真善而美(1)

一切都沒那么糟 作者:易懿


26℃,身體感受最舒適的溫度,陽光明媚又不失溫和。波爾圖大教堂是在以前西哥特人的城堡基礎(chǔ)上改建的一座羅馬式教堂,框架結(jié)構(gòu)同巴黎圣母院有些類似,少了些華麗,多了分莊重。恰逢教堂外一對年輕的未婚夫婦正在等待宣誓儀式,新娘穿著復(fù)古典雅的白色婚紗,有著簡潔流暢的剪裁。新娘手捧一小束白色繡球挽著她父親說著什么,親近的朋友也悉數(shù)趕到。在歐洲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婚禮,安靜且莊重,在最親密的親友面前許下一生的承諾。相比之下,喧囂熱鬧的喜筵更像是一臺交代給他人的演出,還有人情世故的"利是封"。一些宗教是不允許離婚的,非教徒的人們愿意借用美好的、不離不棄的誓言,可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遵守自己所許下的誓言。

波爾圖是一個典型的山城,路面崎嶇起伏,如果長期生活在平原會有些不習(xí)慣,開車更得專心。離十字路口不遠的人行道上有位中年女人戴著墨鏡,手里拿探路杖摸索著準備穿過馬路。自從成為"圈里人"以后,我會特別關(guān)注身體有障礙的人如何生活。國內(nèi)的盲道鋪得并不少,卻很少看見有視力障礙的人們獨自出行,并不是他們沒有勇氣,只是那些本應(yīng)該特屬于他們的道路,被不需要的人所忽略和無意遮擋。沒有接觸這個圈子之前,我往往不會在意身邊有需要的群體,那些本該被正視的多樣性群體全部被打上了弱勢群體的標簽。其實人在失去一些身體功能后所能激發(fā)出的潛力常常超出理智的想象。我之前在韓國參加過亞太地區(qū)CRPD(聯(lián)合國障礙者權(quán)利公約)論壇,認識一個孟加拉國籍女子,她4歲時因為意外雙目失明。如今已經(jīng)獨立生活、工作了很多年,她在酒店房間里用雙手摸索著,井井有條地打理一切。她思維敏捷,言談里透露著睿智,讓人看不到絲毫脆弱,她只是通過不同方式在與生活相處。父親把車停下,等待中年女人過去。我正有點兒擔心地看著她,一個穿著時尚的年輕男子(著正紅色的褲子,太陽鏡架在額頭上),正小跑著靠近她身邊,他在盡量不打擾的前提下為她遮擋不安全的因素直到馬路的另一端。這是我在歐洲看到的最感人的一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