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蘇軾:大宋達人秀(8)

江湖有酒 廟堂有夢 作者:謝青桐


烏臺的囚室外,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著。街上的人卻不少,人們都要親眼看一看這個曾經(jīng)一舉高中榜眼、曾經(jīng)被皇帝大加賞識、曾經(jīng)春風(fēng)得意的蘇軾。開封城里寬闊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輛囚車在穿行,載著國家棟梁蘇子瞻,雨水澆在他身上,也在他心中流淌著。

蘇軾被押送到京并直接下獄,緊接而來的是嚴(yán)酷的獄中審問。審訊者常對他通宵辱罵,連隔壁囚房的犯官都被刑囚的哀嚎聲所驚動,可見蘇軾受到的刑訊逼供極為殘酷。一度以為自己絕對撐不下去甚至再度計劃自殺的蘇軾在危急中寫下兩首絕命詩,請獄卒代交給弟弟子由,“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jié)來生未了因”,心中充滿了凄苦的淚水。在絕命詩中,蘇軾自言近況是“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驚湯火命如雞”,寫出了身在患難、無異雞鴨之入庖廚的兇險,寫出了驚恐、惶惑、憂懼的心境。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對蘇軾的審問進行了130多天,蘇軾的政敵們千方百計羅織罪名,妄圖把蘇軾置于死地。御史李定、舒覃、何正臣等輩,捕風(fēng)捉影,小題大做,除了蘇軾《錢塘集》中的政治詩外,又將審查范圍擴大到密州、徐州之詩作及許多與“新法”不相干的詩作。許多詩句被他們夸大、曲解、羅織,構(gòu)成蘇軾犯罪的重要證據(jù)。這在中國歷史上開了以詩治罪的“文字獄”先例。蘇軾被逼無奈,只得自誣,用著文妙手違心地寫下了長達4萬多字的檢討與認(rèn)罪書。對大部分指控,蘇軾都坦白承認(rèn),說自己確實在詩中批評過新政。直到十月,“烏臺詩案”終于審查完畢,政敵在蘇軾的數(shù)十篇作品中找出“謗訕”詩句60多處。另外,還牽連出司馬光、范鎮(zhèn)、張方平等29人。

“新法”人士欲置蘇軾于死地而后快,但是當(dāng)年大宋開國時太祖早有誓約,除叛逆謀反罪外,一概不殺大臣。由于皇族及神宗本人的看法與宰執(zhí)大臣及御史臺的意見不一致,而且新派內(nèi)部的意見也不統(tǒng)一,經(jīng)王安禮、章惇、王安石等人的勸說,加上神宗的祖母曹太后為蘇軾求情,宋神宗做了折中的從輕處理。在決定處分之前,神宗秘密派人去察看蘇軾的動靜,察看者看到蘇軾還能安心熟睡,就將此情此景稟報給皇上?;噬险f:“他睡得這樣踏實,朕就知道蘇軾心里沒有鬼?!弊詈笾欢颂K軾“譏諷政事”之罪。這年十二月,神宗皇帝將他流放黃州,蘇軾免于一死,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