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世上如儂有幾人:豐子愷逸事 作者:豐宛音


父親豐子愷是中外聞名的漫畫家和藝術大師。父親在中學時代得到名師李叔同的指點,后來在日本又受到畫家竹久夢二的影響,悉心鉆研,吸收了中國古畫的精髓,運用毛筆、墨、宣紙,采用西洋畫的表現(xiàn)方法作畫。他又擅長音樂、散文和書法,運用漫畫和散文描摹天真兒童的心靈,反映勞苦大眾的生活,鞭撻舊社會的不平等相,描繪祖國的山水風光。他的作品“小中能見大,弦外有余音”,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魅力吸引著廣大讀者。

父親豐子愷去世三十多年了,我也早已進入垂暮之年。但每當我瞻仰父親的遺像,欣賞他的漫畫,閱讀他的散文和譯著時,父親慈祥的音容笑貌又歷歷在目,我似乎又回到了緣緣堂,回到了嘉興金明寺弄,回到了桂林泮塘嶺和兩江圩,回到了重慶沙坪壩,回到了杭州里西湖和上海陜西南路“日月樓”,往事一件件、一樁樁都依舊歷歷在目,父親慈祥的音容笑貌永遠銘記在心,終生不忘。

在緣緣堂,我們姐妹兄弟在父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成長為充滿幻想的少年;抗戰(zhàn)時期在桂林我們姐妹每天幫父親整書畫、洗筆硯、收發(fā)信件,別人都稱我們是父親的“小秘書”;在重慶沙坪壩我們和父親一起歡慶抗戰(zhàn)的勝利;在石門灣、在嘉興、在杭州、在上海,我們伴隨父親度過了一生,直到一九七五年父親在“十年浩劫”中含冤去世。

八十年代以來,我陸續(xù)寫了幾十篇紀念父親的文章,回憶父親的生活、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逸事,發(fā)表在《新民晚報》《桂林日報》等報刊上。在讀者和子女的鼓勵下,現(xiàn)把這些文章匯集成冊,作為對父親的紀念。

豐宛音

二〇〇六年一月于上海芙蓉江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