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倉頡造字(2)

東北民間故事(上) 作者:李海生


倉頡一聽,心里有點慌了,自個兒原先造“魚(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魚)”樣的。都怪自個兒粗心大意,竟然教反盆(顛倒)了。

老頭接著又說:“千里組成的‘重’字,應(yīng)該念出遠門的‘出’字,因為到千里外,不是出是啥?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多沉啊,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我實在琢磨不明白,只好來請教你了。”

老頭又指著“奸”(姦)和“好”兩個字,問念什么,倉頡念完后,解釋說:“三個女子到一塊,嘰嘰咕咕,神色詭秘,肯定是說些淫亂之事,所以三女為奸。而一女一男子搭配,是人間美事,所以女子相配為好。”“先生,你教的這兩個字也都念錯了。”老人平靜地說。

倉頡嚇了一跳,細看“奸”和“好”兩個字,覺得沒錯呀,就問道:“錯在哪兒?”

老頭說:“三個女子到一塊親密得抱成一團,那叫好,不叫奸。而一男子一女子到一塊,眉來眼去,拉拉扯扯,常常干那個事兒,人們不贊成,還罵哩,因此,子女相配應(yīng)為奸,而不能叫好!”

這倉頡聽完臉像被掣(chè)個大耳刮子(打嘴巴)一樣,臊得有個地縫都能鉆進去,他知道因為自個兒大意弄錯了。可這些字已經(jīng)傳了出去,想改都改不了。

老頭拍著倉頡的肩膀說:“倉頡啊,你造出了字,能把老一輩的經(jīng)驗記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天大的好事,后輩的人都會念你的好。你可不能耍驕傲(驕傲自大)??!”

打這往后(從此以后),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fù)推敲,還常拿去讓人嗆咕嗆咕(征求人們的意見),弄得板板正正(規(guī)范)的,一點也不敢放大眼湯兒(粗心)。大家都說好了,才定下來,然后逐漸傳到各地去。

倉頡到底造了多少字?誰也沒整出個準數(shù)。有人估摸有一斗油菜籽那么多。人們能學會了一兩升也就不錯了,就是孔夫子算學得最多的,也只學了七升。

倉頡造出的字還剩三升沒場用。他連上火帶心疼,越想越憋屈,白瞎這工夫了。有一天喝完酒,就借著酒勁兒一狠心,把剩下的三升字兒都揚到大海去了。

這一揚吧不要緊哪,這些字兒被海水一泡都膨脹了,跟著海浪就向東漂去。當漂到扶桑島就開始變形了,當?shù)厝税堰@些字兒趕忙撈出來一笊籬,曬干就用了。今天的日本字兒都是缺胳膊掉腿的,就是這么來的。

剩下那些字兒被海水沖得哪兒都是呀,泡的時間越長越變形,等最后沖到各地的字兒,也就啥模樣都有了,所以今天外國字兒都彎曲溜巴的,就連倉頡自個兒也不認得啦。

這倉頡造完字后,就發(fā)生了怪事:從那天早晨開始,就像下雨一樣下了一天的糧食,到了晚上聽到鬼哭狼嚎的,一直哭號到天亮。

后來,人們才整明白,老天爺為啥下糧食呢?因為倉頡造出了字兒,這字可用來記事,是大喜事兒,所以老天爺下糧食來慶賀。

那鬼咋哭呢?有了字兒了,人就尖啦,啥好事壞事都能學都能干了,天下從此就沒有太平日子了,連鬼往后也不得消停(安寧),所以鬼也哭了。

復(fù)述人:王立臣 50歲 大學文化 干部

復(fù)述地點:海倫市陽光家園

采錄時間:2012年7月

流傳地點:黑龍江中部一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