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人有事,料中國兵力難分,不唯不能加兵朝鮮,更不能啟釁俄人。乘此時機,引強鄰自衛(wèi),即可稱雄自主,并駕齊驅(qū),不受制中國,并不俯首他人。此等意見,舉國之有權(quán)勢者半皆如是。獨金允植、尹泰駿、閔泳翊意見稍歧,大拂王意,王浸疏遠。似此情形,竊慮三數(shù)年后形跡必彰。
但是袁世凱沒有三年的時間可等。金玉均回國之后,國王立刻召見了他。這時正值中法戰(zhàn)爭的前夜,中國對朝鮮控制的放松,致使其宗主國地位的可靠性減少,而王后的地位更易受到攻擊。在這次關鍵的召對中,國王聽取了金玉均闡述的親日政策,這種政策的核心觀點是,如果日本與法國兩相呼應,在一場戰(zhàn)爭中打敗了中國,那么它就可能會決定吞并朝鮮。這里有一個可笑的巧合,即在幾個月后,英國駐華公使巴夏禮爵士警告中國的總理衙門:日本正在加強軍備,日本與法國結(jié)成武裝同盟的危險增強了。金玉均繼續(xù)說,在一個正在變化的世界中,中國對朝鮮的保護已經(jīng)失效了;要保護朝鮮的完整,必須與日本結(jié)成盟友,并與沙皇俄國談判。國王覺得他見多識廣,而且他的理由很有說服力,于是承諾針對所有重要的事務都會聽取他的忠告。
親日派的掌權(quán)引起了中國駐漢城代表們的警惕,但吳兆有將軍 及其副官生性優(yōu)柔寡斷,而總領事陳樹棠被金玉均描述為“軟體海參”。4所以,通知李鴻章有“不測事件”正在發(fā)生的任務,就落到了級別相對較低的官員袁世凱的肩上。
1884年11月8日,金玉均及其同志們秘密會面。其中一人報告說,袁世凱在幾天前就對他的部隊做了動員,命令官兵們睡不解甲。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對此作出反應,命令其駐軍官兵于11月11日夜間進行射擊訓練。這也許是他自發(fā)的行為,但確實嚇壞了國王和漢城的居民。流言突起,大肆傳播。袁世凱為小心起見,在兵營附近實行戒嚴,朝鮮的四營新軍也如法炮制。
袁世凱對朝鮮軍隊的牢牢掌控,以及穆麟德對財政的緊抓不放,使親日派極難挑戰(zhàn)閔妃黨。面對著這個強大的同盟,他們要取得勝利,只有兩個希望:第一是將軍人們爭取過來,而這必定需要很長的時間;第二則是暗殺。日本公使及其美國同僚孚特(Lucius H. Foote)認為,后營(應為前營——譯注) 的指揮官韓圭稷同情親日派的訴求。即便算上韓圭稷的幫助,親日派仍然沒有機會公開反對親中派。于是他們縮回去了,改以較為隱蔽的辦法來實現(xiàn)其目的。
那些口耳相傳的流言,以及在漢城暗中進行的各種繁忙的活動,不能不引發(fā)方方面面的焦慮。11月17日下半夜,右營指揮官閔泳翊拜訪袁世凱,他們長談過后,于凌晨3點40分一起前往閔泳翊的指揮部。接著,袁世凱前去參見中國的提督吳兆有將軍,有人看見他在破曉時分騎馬回到自己的兵營。一星期后,英國總領事阿斯頓(W. G. Aston)開玩笑似的警告金玉均:“很快就有事情要發(fā)生啦,閣下這樣的人得小心一點才是?!?但金玉均很堅決。第二天,他和竹添討論了政變的詳細計劃。后者拒絕了綁架國王然后將之送往江華島的想法,但同意在新政府成立之時提供三百萬日元,作為對它的臨時財政支持。他還同意,一旦政變發(fā)生,他便派部隊進宮。金玉均告辭之前,日本公使問道:“我怎樣才能派兵去幫助國王?”金玉均笑著回答:“閣下將會收到國王陛下的信函?!敝裉碚f:“一句話就行?!钡鹩窬a充道:“信函將由國王陛下的姐夫樸泳孝遞交給閣下?!敝裉砘卮穑骸疤昧耍 ?他們就此分手,彼此約定行動日之前不再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