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民國三十八年的故事,同為浙江人的外公外婆,漂洋過海,跟著“政府”來到了臺灣。他們在臺北住下,不久就有了一個女兒。女兒從小聰明伶俐,在父母的疼愛中漸漸長大,她就是幼琳的媽媽。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內(nèi)心小小的叛逆也漸漸長大,父母的疼愛變成了束縛,終于在她考上政大后,和父母之間的矛盾爆發(fā)了。
為了逃離父母嚴管的視線,倔強的女兒選擇了轉學到遠離臺北的成功大學。像是逃出了包圍圈一樣,興奮地擁抱南臺灣。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她路過成大的操場,一群男生正在踢球,皮球滾到了她的腳下,一個男生羞澀地跑來撿球,朝她靦腆的一笑,于是故事便有了然后,然后過了幾年便有了幼琳。
幼琳的父親是正港臺語,發(fā)音為jia4gang4,意為正宗,地道。 的臺灣人,外婆當初對于母親嫁給父親頗有微詞,很不愿意。但是愛情最終戰(zhàn)勝族群之間的隔膜。番薯和芋頭臺灣本省人被稱為番薯,1949年前后來臺的外省人被稱為芋頭。 最終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在漫長而平淡的生活里,他們相互扶持照顧,對于他們來說,對于臺灣來說,這是最好的結局。
幼琳的外婆在開放回大陸探親之后,幾乎每年都會回去。來去已經(jīng)二十多次。今年年初,幼琳陪著她一起回了舟山老家。在幼琳的記憶里面,陪著外婆回家,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和不同的親戚們不停地聚會吃飯。再有的就是關于杭州的些許記憶,城市很新,樓宇很高,西湖很美。此外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了。
但我知道對于幼琳的外婆來說回鄉(xiāng)有種特別的意義,不論回去多少次,這種意義不曾被時間和次數(shù)削弱或是感覺到麻木。我在臺灣遇到過許多民國三十八年來臺的外省人,他們中的很多人,只要是有能力就一定會回大陸的老家,而且不光是走走看看這么簡單。他們平日里過得十分簡樸,可回到大陸的家鄉(xiāng)時,就會對家鄉(xiāng)人傾囊相助。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做過為家鄉(xiāng)修路筑橋的事情,把家里荒廢的祖墳重新修繕,為還在世的親人蓋房子。
有人可能會說,他們是拿著臺灣的錢,慷臺灣人的慨,為自己營造出一種衣錦還鄉(xiāng)的榮耀感。但我覺得這種說法是對于他們的傷害。他們只是單純地想幫助自己的家鄉(xiāng)人,想讓生養(yǎng)自己的地方因為自己的付出變得更好??赡苁浅鲇陔x家多年,想補償錯失的親情,可能是對于家鄉(xiāng)的貧窮實在看不下去,但是他們的出發(fā)點都是善良的。
回到幼稚園,已經(jīng)是中午了。阿碧下廚,為我們燒了午飯,裝在一只鐵盤子里,四個人一人一筷子,狼吞虎咽地解決了一盤子豆芽炒雞肉。在盒子里裝上水果,我們決定拿到海邊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