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大清統治者和外國入侵者的關系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北京條約》的簽訂使大清統治者看到,外國人并不是要推翻他們,真正的威脅是來自國內“太平天國”的挑戰(zhàn)。并且,外國人積極“助剿”的態(tài)度,使大清統治者對外國人產生了好感和幻想。
洋務運動的另一個重要推行者是左宗棠,他是湘系洋務派的首領,在洋務運動的“自強”和“求富”階段,辦了一些軍用、民用工業(yè),編練了新式海陸軍,遺憾的是,洋務運動剛進入中期,他也在1885年死去。
所以這樣算來,在洋務派的漢族大臣中,只有李鴻章始終參加和主持這個運動。他從“借師助剿”,購買外洋槍炮,揭開洋務運動的序幕,到1894—1895年中日戰(zhàn)爭,北洋海軍覆滅宣告洋務運動破產,完全參與了,甚至可以說是主導了整個洋務運動的興起、發(fā)展、衰落過程。從數量上來看,他辦的洋務最多,為時也最久。
李鴻章大辦洋務的藍圖,主要包括“自強”和“求富”兩大方面。其中“自強”是洋務運動第一階段,從19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初。所謂“自強”,就是強化清朝統治的力量,而強化統治力量的中心是強化軍事力量,當然里面有他不少私心,主要是壯大自己的淮軍。
具體到“自強”的步驟,李鴻章一開始采取購買洋槍洋炮方式,后來他看到單靠購買不行,就在上海開始設廠自行制造,逐漸展開了“自強”的核心內容:以舉辦軍事工業(yè)為中心。在這一階段,由于李鴻章控制了主要的軍工生產,他成為“自強”運動的主導者。
為什么李鴻章在這場“中興救清”的洋務運動中能成為急先鋒、旗手和標桿?這和李鴻章自己不拘于成法、重實用的性格有關,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崗位塑造眼界”,李鴻章在上海“華洋會剿”期間,長時間和西方軍隊在一起作戰(zhàn),親眼見識了他們武器的威力,并把這些武器拿來使用,對用“夷器”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有著深刻的實踐體會。在平定叛亂后,他認為中國的兵力平定內亂有余,抵御侵略不足,所以一直把強軍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除此之外,李鴻章主導的“自強”運動能夠成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洋務思想沒有碰觸到大清國的政治底線。在李鴻章看來,中國的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是盡善盡美的,只是軍隊的武器裝備不如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