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過午不食(1)

禪來禪去: 親歷重塑生命的十八天 作者:西嶺雪


在禪林中,僧眾用齋的儀式與規(guī)矩相當(dāng)嚴格。首先是進入齋堂的順序,有著嚴明的紀律,在大長老和瑪欣德尊者來到之前,其余人是不可以領(lǐng)先進入齋堂取食的;而在所有人取食完畢之前,即使領(lǐng)了齋飯也不可以擅自食用。

——這兩大紀律,是我入寺第一天犯過錯之后,才謹記于心的。

后來便學(xué)會了觀察。

進入齋堂和法堂、禪堂一樣,都需要脫鞋,赤腳或著襪而入。齋堂窗下排長桌,上面放著托盤、湯桶,陳列著各種食物,大多為素食,偶爾也有三凈肉。因為佛陀時期,比庫依靠施主的奉養(yǎng)而存活,人家舍什么,便須吃什么,不能拒絕也不可挑揀,但不可以食用包括人肉、象肉、馬肉、狗肉、蛇肉、獅子肉、虎肉、豹肉、熊肉和鬣狗肉等十種動物肉,并須堅持“三凈肉”。

《律藏》第三冊“大品”中規(guī)定:“諸比庫,不得明知而食用指定殺的肉。若食用者,犯惡作。諸比庫,我允許三際清凈的魚、肉:不見,不聞,不疑。

由此可見,在佛陀的律典中,佛弟子是可以吃葷的。因此南傳佛教并不戒葷。

但是因為受到北傳教眾的影響,或是為健康故,園中仍然尚素食,齋堂廚房是從不主動整治葷菜的,但如果有園外施主供奉三凈肉則不拒絕,不過我也從未見僧尼們食用。

所有比庫、沙馬內(nèi)拉、近事男用餐都在二樓,十戒尼與我們這些在家女眾則在一樓用齋。

十戒尼取得食物后,會在佛案前找一處空地,將肩上的褐色雜布取下來成方塊形鋪在地上,然后跪上去叩拜三次,表示對佛祖的禮敬,對奉養(yǎng)者的感恩。

近事女的禮儀也是一樣,只不過鋪地的白布是從公用臺子上取的。取食跪拜后便跪坐于布上靜候,等待所有人一一取食完畢,尊者帶頭念經(jīng),感謝奉養(yǎng),如理省思,大意是:“我如理省思所受用的食物,不為嬉戲,不為驕慢,不為裝飾,不為莊嚴,只是為了此身住立存續(xù),為了停止傷害,為了資助梵行。如此我將消除舊受,并使新受不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且安住。”

念經(jīng)之后,方可開始用齋。吃齋飯不可剩一粒米,一口湯,吃完后碗里要干干凈凈,最多只可有果皮、紙巾等。飯后,仍要雙膝跪地,三叩拜以示感謝,而后將白布疊好放回屋角桌上,拿了碗出去洗干凈。

每一餐都是奉養(yǎng),每一餐都是感恩,每一餐都是施與受的福緣,所以午前經(jīng)是必不可少的。對于修行者來說,受用一切資具,比如衣物、食品、寢具、藥物等,都須省察,心懷恭敬,惜福自重,這不僅是對施主的感謝,也是對食物的誠意,不然就是“借受用”,是欠了債,接受并享用未經(jīng)省思的物品,是犯惡作的。

而從排隊入齋堂、依次取食、取布鋪地、用餐,直到離去,整個過程不可說話。

齋堂上下兩層樓坐了一百多人,可是聽不到一句說話聲,碗筷輕拿輕放,食物輕嚼慢咽,偶爾有一兩聲咳嗽也都小心翼翼。

每餐都會有水果供應(yīng),偶爾也有各種干果。我每餐都會取兩小塊蘋果,但咀嚼時總擔(dān)心咬蘋果的聲音好大,不知左右是否聽到??吹接腥四勉Q子夾核桃,清脆的爆裂聲大得刺耳,真佩服此人的勇氣,但也不免覺得太貪吃了,為了一只核桃發(fā)出這么大的動靜來招人關(guān)注,實在犯不著。

為了不頻繁起坐惹人注意,我每次取食都盡量一次取完,飯菜面湯都盛在一個碗里,上面還堆著水果。這飯量對我來說實在有點大,但我每次都吃得一粒不留,因為要跟自己說:今天就這一頓了,可不能餓著,指望這些能量堅持到明天早上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