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治者定期直接傾聽子民的申訴和要求,因此一些宮殿里有接見百姓的廳房。詩人在伊斯蘭社會地位崇高,統(tǒng)治者會經(jīng)常宴請詩人,而赴宴的詩人則會絞盡腦汁用華麗的辭藻頌揚真主和阿諛君王。統(tǒng)治者也會籠絡宗教學者(ulema),使他們在周五聚禮講經(jīng)(khutbah,漢譯“呼圖白”)時擁護自己,并在必要時由宗教法官(mufti)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教法裁決(fatwa)。
蘇非主義(Sufism)是伊斯蘭教中的一種神秘主義,它的出現(xiàn)反映了許多穆斯林無法從刻板的正統(tǒng)教義與儀式中得到心靈滿足。蘇非們用祈禱、冥思、舞蹈等方法尋求與真主合一的直接體驗。由于大批本來信奉薩滿教(Shamanism)的中亞游牧民族在10-12世紀轉奉伊斯蘭,之后的蘇非儀式因而帶有若干薩滿教的痕跡。自12世紀起,正統(tǒng)伊斯蘭與蘇非主義開始相互滲透,各地的伊斯蘭社會出現(xiàn)了許多蘇非教團(Tariqa,又譯“道門”)。蘇非教團一般在世襲教主(shaykh,又譯“謝赫”)的領導下,有固定的禮拜和修行的場所,也形成社會上的互助組織,因此在政治上和經(jīng)濟上具有相當影響力。
由于中東地區(qū)與歐洲接近,伊斯蘭社會接觸歐洲近代文明較印度和中國為早。奧斯曼帝國在18世紀末期就聘請法國軍官開辦新式軍官學校,并在19世紀中葉開始自上而下的改革運動;埃及在19世紀初開始引進歐洲的軍事和郵政制度。
一百多年來,大中東地區(qū)伊斯蘭國家的穆斯林可分為三個類型。第一類是愿意向西方學習、接受國家世俗化概念、傾向民族主義的“西化派”,主要是軍人和專業(yè)人員。第二類是希望通過伊斯蘭復興而振興社會的“伊斯蘭主義者(Islamists)”,包括許多在伊斯蘭社會具有崇高地位的宗教學者;其中的溫和派鼓吹建立符合伊斯蘭教義的現(xiàn)代社會,激烈派則敵視西方,主張清除一切違反伊斯蘭教義和禮儀的外來習俗。第三類是教育程度不高、居大多數(shù)的中下階層,他們有樸素的宗教認同和民族感情,看法較易受伊斯蘭宗教學者的影響。
經(jīng)過百余年的演變,這三類穆斯林目前在不同國家的比例各不相同。他們之間力量的消長將會決定大中東地區(qū)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