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guān)于X女士所從事的職業(yè) 9

五香街 作者:殘雪


既然局外人對這個問題頭痛得很,我們就只有求助于知情人了。還有一個知情人,就是X女士那位自稱二十八、九的妹子。這位妹子,只要有人問起X女士的夜間職業(yè)這件事,她就莫名其妙地多愁善感起來,一把鼻涕一把淚,哭得兩只眼睛小而又小。我們聽聽她那語無倫次的敘述吧:“我的姐姐從前是一個嬌嫩的小女孩,桃花紅艷艷,她忽然將母親的眼鏡扔進了山澗里。后來我們跑啊跑,她就騰空了,兩只小腳在我的頭頂‘踢踏踢踏’。爸爸和媽媽都私下里說,她的眼睛里有兩盞電石燈。有時候,她那些細細的指頭會冷不防變成鷹爪。鋒利極了,那真可怕。媽媽老是不停地捉住她剪指甲,一直剪到出血。”她還說,她的姐姐是她所見到的第一個會騰空而飛的人,正因為有這種本事,所以她所干的一切都是絕對正確的、無可挑剔的。她常常一連好多天不吃不喝,變得像一片羽毛一樣輕柔,然后從窗眼里飛出去。她飛得那么高,以致那妹子一看到她那孤零零的影子飄來飄去,就忍不住哭起來。這位妹子,每次都是越扯越離譜,越離譜越來勁,滿腦子的迷信與個人崇拜。而她自己的思想觀念呢,從來是一鍋稀粥,或一鍋大雜燴,半點主心骨也找不到。(這又使我們聯(lián)想到多年后她那樁離婚案,可見這女人完全是一種趕時髦的動機,一種拙劣透頂?shù)哪7?。)從X女士的妹子口中,我們雖然并未絲毫接近問題的實質(zhì),但獲得了X女士少年時代生活的點滴資料。這些資料,有助于我們今后進一步分析X女士的性格特點。這樣看來,X女士是從孩提時代起,便培養(yǎng)了那種內(nèi)在的怨毒情緒的。這當然與家長們的疏忽不無關(guān)系,(我們的一些糊涂家長,往往用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采取一種不負責任的敷衍態(tài)度,他們都是好心腸的老爸爸。老媽媽,僅僅記得為兒女剪指甲這類小事。)但她自身卻應(yīng)負主要的責任。這種毒素在她后來的歲月中一定是滲透了她全身每一根毛細血管,使她成為一個鐵了心腸要與世上的人們?yōu)閿车墓治铮㈨樦粋€泥坑滑下去,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的。且不但自己如此,洋洋自得,還時刻忘不了引誘、教唆那些親近她的人,恨不得將他們一一拖下泥坑而后快。其引誘、教唆的方法又別具一格,竟使得中毒者對她感激不盡,好似獲得了新生一般。試問一個從孩提時代起便具有謀殺心理(將母親的眼鏡扔進山澗里對一個兒童來說等于一次謀殺)的人,長大起來,她的性格會具有何等的破壞性呢?這種破壞性如果受到客觀環(huán)境的壓抑(X女士不幸從未能自由發(fā)揮她那種超人的情欲)。會發(fā)生何種奇異的轉(zhuǎn)化呢?分析種種情況,都使我們對于X女士那黯淡的前途越來越悲觀,越來越絕望。說到底,多年前的一個雨夜,她的母親就不應(yīng)當將這不合水土的肉團生下來,擾亂整個世界的秩序和安寧。雖然現(xiàn)在X女士的父母已經(jīng)作古。裝在某個墓地的骨灰壇子里無聲無息,我們在談到這一點時仍然忍不住要詛咒他們幾句。要不是他們不負責任地生育了X女士,又用田園牧歌式的態(tài)度助長了她的謀殺心理,她怎么能生出這么一系列的事情來呢?(筆者在此插一句,筆者描述的這種態(tài)度,是五香街群眾在故事開頭部分對X女士的基本態(tài)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