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交爭鋒暗設(shè)陷阱(2)

李鴻章時代 作者:王鼎杰


柳原答以“與巖倉大臣議事不合”。李鴻章遂不無調(diào)侃地對柳原說出下面一番話來:“十年來華公使伊達(dá),十二年來華公使福島,回去即退休,是貴國用人行政無?!?,還是來華欽差不利呢?對了,說起來你柳原“九、十、十一、二等年同來”,只因為不是公使,所以“官則一年高一年,今作公使,要小心些!”

對此,柳原自然也只有點頭稱是。

接著雙方便開始切入日本入侵臺灣一事,柳原抓出一連串的枝節(jié)問題糾纏不清,于是逼出李鴻章的連珠妙語:

一面發(fā)兵到我境內(nèi),一面叫人來通好;口說和好之話,不做和好之事,除非有兩日本國,一發(fā)兵,一通好也。

且生番所殺是琉球人,不是日本人,何須日本多事?

你去年才換和約,今年就起兵來,如此反復(fù),當(dāng)初何必立約?我從前以君子相待,方請準(zhǔn)和約,如何卻與我丟臉?可謂不夠朋友!

今日如此辦法,中國文武百官不服,即婦孺亦不服,中國十八省人多,拼命打起來,你日本地小人寡,吃得住否?大丈夫做事,總應(yīng)光明正大,雖兵行詭道,而兩國用兵,題目總要先說明白,所謂師直為壯也。

惟日本二百余年未與中國立約,并無一兵入中國邊界。今甫立和約,而兵臨我境,你對不起我中國,且令我對不起我皇上百姓。若有約各國皆如是,天下豈不大亂了?

柳原既不能在談判桌上占得便宜,也只有抓些枝節(jié)問題拖延時間??晌鬣l(xiāng)終究無法在戰(zhàn)場上贏得軍事勝利。最后問題還是要回到談判桌上來解決。于是便有了8月間日本全權(quán)大臣的來華。

這位全權(quán)大臣,便是大久保利通本人。

大久保在日記中憂心忡忡地寫道:

經(jīng)仔細(xì)考慮,此次奉命任務(wù),實為極不易為之重大事件。如談判不得終結(jié),就此歸朝,則使命不完成,固不待論。而最可憂者,為國內(nèi)人心,以事情迫切,有戰(zhàn)爭朝夕可至之勢。如人心無法收拾,戰(zhàn)端終于不得不開之期,可以立待。若然,不但勝敗之?dāng)?shù),固然可懼,且我無充分宣戰(zhàn)之名義。柳原公使覲見(清帝)雖遭拒,但僅此殊不足以言戰(zhàn)。若然,勢必至無理開戰(zhàn),屆時不但人民有議論,且將受各外國之誹謗,蒙意外之損害,終而招致?lián)p及我獨(dú)立主權(quán)之大禍,亦不能謂其必?zé)o。所以也只能自找臺階,稱“和好了事,原為使命之本分,故斷然決行”。

這番離奇表述的背后隱藏的卻是日本當(dāng)時的財力與軍力都經(jīng)不住持久的尷尬事實。

8月6日,大久保離開東京赴中國談判,張口就要賠款300萬銀元,可謂十足的訛詐。對此坐鎮(zhèn)津門的李鴻章當(dāng)然不會答應(yīng)。遠(yuǎn)方的沈葆楨也不會答應(yīng)。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