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fā)情的母鹿 2

土司和他的子孫們 作者:阿寅


高高的積石山,是昆侖山脈的一個分支,它像一條巨大的蟒蛇,自西向東逶迤而來,將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截然分開。它的南面是綠油油、平展展的??虏菰?,而北面卻是植被稀疏、溝壑縱橫的黃土丘陵。如果說山南像一位風(fēng)情爛漫的俊姑娘,那山北簡直就是個衣不遮體的懶婆娘。積石山主峰大雪山是山南牧民心中的神山。為了祈求神靈保佑、吉祥平安,每年有不少山南牧民圍著大雪山磕長頭,他們往往要花費(fèi)好幾個月才能繞著它磕完一圈。

積石山自古是中原王朝的西北屏障。

歷來活躍于雪域高原的各方勢力在相互擠對的間隙,時時瞅視著中原這塊讓他們咽口水的肥肉。但他們真要把這塊肥肉吃到嘴里,必須越過險峻的積石山,奪取山北重鎮(zhèn)河州作為東進(jìn)的大本營,才有進(jìn)一步圖謀的可能。然而要在河州扎穩(wěn)腳跟,絕不像爭奪鄰居的草場那么容易。河州城面臨黃河,背靠積石,是西通青藏、東連中原的咽喉。這里既是西北各民族之間進(jìn)行物質(zhì)文化交流的旱碼頭,又是歷史上中原王朝控馭西北的橋頭堡。中原歷代王朝都曾在這里設(shè)藩鎮(zhèn),筑邊墻,派大員,駐重兵。

河州城西端的銀川驛,跟沃野千里的中原相比,不過是屁股大一坨地盤,但它卻是河州通往山南的第一驛站,南北勢力發(fā)生劇烈碰撞的時候,第一縷戰(zhàn)火總是從這里燃起。

神石峽是積石山中最大、也是最負(fù)盛名的一條峽谷。走進(jìn)峽谷不遠(yuǎn),就會看見一處白石崖,那潔白如雪的崖石,在陰森森的峽谷中,格外醒目。當(dāng)?shù)刂緯涊d這樣一段故事:宋時,山南角廝啰政權(quán)強(qiáng)盛。神宗時,角廝啰( 藏族長篇敘事史詩“格薩爾王”的原型 )之孫木征攻陷河州。熙寧六年,宋將王韶率兵征討,木征退守銀川驛。王韶乘勝追擊,破銀川,木征部眾千余人被戮,木征出逃,妻兒被俘。秋月,木征意欲利用雨后大霧掩護(hù),穿越積石山,突擊銀川驛。不料,誤入絕境,兵馬被困。見此情景,木征大怒,抽出寶劍,奮力劈擊,頓時,石開山裂,出現(xiàn)一條通道。白石崖,便是當(dāng)年木征劈山時留下的痕跡。后來,木征降宋,為了加強(qiáng)與中原的聯(lián)系,木征開通了神石峽商道,并派兵護(hù)送各國商隊直達(dá)宋朝邊境,保證了“絲綢之路”南線的暢通。

當(dāng)然,這是志書里記的,除了讀書人,一般老百姓并不知曉。白石崖真正在當(dāng)?shù)赜辛嗣麣?,倒是跟我一位赫赫有名的先祖有密切的關(guān)系。

神石峽口的前面,是一片相對開闊的盆地,盆地上綠草如茵、牛羊成群。這里屬于南北過渡地帶的邊緣,是山北地區(qū)最大的一塊天然牧場。山腳下,是莊戶人家的梯田。平常年景,田里種滿了青稞、油菜,還有零星的雜和( 所謂雜和,就是青稞和豌豆混雜在一起種,當(dāng)?shù)厝讼彩吵疵?,雜和是磨制炒面的重要原料 )。五月里,油菜花開得紛繁的時候,豌豆開始打起粉紅的苞蕾,青稞憋足勁兒拔節(jié),那粉一塊、黃一塊、綠一塊的梯田,將往日蓬頭垢面的積石山腳打扮得就像一位即將出嫁的新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