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畢業(yè)以后,因為工作單位不同,一個是實干,一個是評論,看待問題的視角悄然地發(fā)生變化。王橋感覺和杜建國的思路是在兩條軌道上跑,道:“打住,不討論這個話題,我們講點畢業(yè)后的風(fēng)花雪月事吧?!?/p>
一路聊著離別以來發(fā)生的事情,二十來分鐘后走到《山南日報》大樓前。
杜建國指著大樓道:“大樓十六層是領(lǐng)導(dǎo)層,他們在十六層上指揮大樓所有人員,影響全省輿論,很牛吧。我的理想是在四十歲的時候從現(xiàn)在的三樓上升到十六樓。袍哥,你的理想是什么?”
王橋遙望著與《山南日報》相距不遠(yuǎn)的省委大樓,想象著前女友晏琳行走于其間的場景,道:“我的理想很簡單,從哪里摔下去就從哪里爬起來。十年之后,我要在省委大樓有一席之地?!?/p>
杜建國道:“十年回省委,難度太高,袍哥是不是有了思路?”
王橋道:“沒有半點思路,就是給自己定一個或許不切實際的目標(biāo),取其上得其中?!?/p>
夏風(fēng)吹來,一陣清涼,兩個初出校園的年輕人沉浸在如夕陽一般金黃色的理想之中。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王橋的思緒很快從金黃色的風(fēng)景中跳出來,道:“就此分手吧。你和陳秀雅能走到一起不容易,好好珍惜。平時多關(guān)心青皮,他這一年的日子不好過,關(guān)鍵時得拉他一把?!倍沤▏尞惖溃骸芭鄹缭趺从行﹤校@不是你的作風(fēng)。”王橋道:“人都是多面的,很難自我認(rèn)清。”
送走了杜建國,王橋來到李家。
姐姐王曉仍然住在李家。無論從現(xiàn)實還是從感情角度來講,王橋來到山南省城,都要到李家去拜訪其長輩。李仁德很歡迎孫子的有出息的舅舅,在客廳里泡了茶,陪著王橋聊天。聊了一會兒閑話,王橋道:“李叔,我這次分配全靠姑爺幫忙,如果不是他給丁原打了電話,我肯定有點麻煩?!?/p>
李仁德道:“你是省委組織部的選調(diào)生,就算老丁不幫忙,也差不到哪里?!?/p>
王橋道:“我現(xiàn)在了解到,昌東縣這些年分去的選調(diào)生都沒有職務(wù),我是唯一例外。”
李仁德驚訝道:“昌東安排得也太差了?!?/p>
王橋道:“我想抽時間去感謝丁部長,還請姑爺再搭橋?!?/p>
“沒有問題?!崩钊实庐?dāng)然明白王橋想借機搭上丁原這條線的真實意思。
王橋才參加工作就懂得官面上的人情世故,讓他頗為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