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2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藝術(shù)滑坡 1

白堊紀文學備忘錄 作者:張檸


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秘魯?shù)穆运_,其作品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被譯成了中文,當時讀了沒什么特殊的感覺,藝術(shù)沖擊力似乎不夠,敘事風格也好像不夠鮮明。造成這種閱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席卷全球的“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風暴”之中,略薩被胡安·魯爾福、馬爾克斯、聶魯達、帕斯、博爾赫斯等人的藝術(shù)光芒遮蓋得有點黯然失色。在拉丁美洲作家群中,我認為,略薩大致屬于二流作家中較強的。這些年來,他多次出現(xiàn)在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名單中。原以為他獲獎無望,沒想到幾十年后,他依然糾纏著諾貝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梢妰?yōu)秀作家越來越罕見,或許再也不會有同一個時代之內(nèi)作家“群星燦爛”的局面出現(xiàn),只有“病毒”和惡棍此起彼伏。綜觀近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可以發(fā)現(xiàn)它呈現(xiàn)出一種文學藝術(shù)水準滑坡的趨向。

在20世紀90年代十年中,我們見到了帕斯(Octavio Paz,1914—1998,墨西哥詩人)、希尼(Seamus Heaney,1939—,愛爾蘭詩人)、希姆博爾斯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波蘭詩人)、沃爾科特(Derek Walcott,1930—,圣盧西亞詩人)、達里奧·福(Dario Fo,1926—,意大利劇作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 ,1927—,德國小說家)等優(yōu)秀作家的名字。此外還有戈迪默(Nadine Gordimer,1923—,南非小說家),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美國小說家)、大江健三郎(おおえ けんざぶろう,1935—,日本小說家)、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1922—2010,葡萄牙小說家)、高行?。?940—,法籍華裔小說家)等。在這些作家中,有四位詩人獲獎,而且,帕斯、希姆博爾斯卡、格拉斯都屬于一流作家,達里奧·福也是一流劇作家兼表演藝術(shù)家?!妒靼Y漫記》的作者薩拉馬戈,也是一位風格特異的小說家。他們的總體水準與20世紀80年代的10位獲獎者(馬爾克斯、卡內(nèi)蒂、布羅茨基等)相比,難分伯仲。

21世紀初期10年的十位獲獎者是:奈保爾(VSNaipaul,1932—,印裔英籍,特立尼達與多巴哥小說家)、凱爾泰斯(Kertész Imre,1929—,匈牙利小說家)、庫切(JMCoetzee,1940—,南非小說家)、耶利內(nèi)克(Elfriede Jelinek,1946—,奧地利小說家)、品特(Harold Pinter,1930—2008,英國猶太劇作家)、帕慕克(Orhan Pamuk,1952—,土耳其小說家)、多利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英國小說家)、勒·克萊齊奧(Le Clézio,1940—,法國小說家)、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 ,1953—,羅馬尼亞裔德國小說家)、略薩(Mario Vargas  Llosa,1936—,秘魯小說家)。盡管他們各有特色,但仍可以明顯感覺到其總體藝術(shù)水準下滑,噸位不足。而且這十位作家,全是講故事者,沒有一位詩人。是不是害怕讀者沒有接受詩歌的耐心呢?是不是小說更容易傳播呢?我們不得而知。以色列著名詩人耶胡達·阿米亥(Yehuda Amichai,1924—2000)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這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情;敘利亞—黎巴嫩著名詩人阿多尼斯(Adonis,1930—),也是合適的獲獎人選。但不管什么理由,整整10屆不見詩人,是極不正常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