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他好十三個月,平均八天約會一次。前十個月約會密度大,尤其前七個月,兩三天見一面,沒機會做愛,摟一摟抱一抱也很滿足,退而求其次地以親吻撫摸代替性交;最后三個月,只見三五次,電話仍頻繁,但說的已不是甜言蜜語,爭吵成了對話的主體:指責與解釋,挑剔和道歉,惡語相向再言歸于好;然后,正式分手。他們共約會五十余次,其中做愛約四十次。兩人皆四十上下,介于年輕與不年輕之間,都有配偶孩子,都是部門領導,家庭和工作都牽扯精力,除了經(jīng)常性地應付各種會議——分別應付不同的會議,還間或出差——分別去不同的地方出不同的差,還偶爾為親戚朋友排憂解難——分別為自己的親戚朋友排不同的憂解不同的難。這種情況下,既要保證安全又要保持如此高的約會頻率,需要克服多少困難,需要如何小心謹慎,需要怎樣發(fā)揚光大螺絲釘精神,可想而知。十三個月里,主要是前十個月,所有名目都是他們約會的理由:圣誕元旦春節(jié)、五一七一十一、元宵節(jié)粽子節(jié)月餅節(jié)、西洋情人節(jié)中國情人節(jié)、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婦女節(jié)青年節(jié)愚人節(jié)……日歷上標注的各種節(jié)日,只八一六一加清明他們沒紀念過,至于兩人的生日,兩人認識的日子以及首次做愛的日子,更要大慶特慶。他們經(jīng)常互贈禮物。每次她或他接到饋贈,都會視當時的環(huán)境場景,或激烈或含蓄地沖動一番。相當一段時間里,不論什么禮物,都能把他們變成最典型的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哇,好漂亮呀!啊,真可愛耶!有一回,他只帶給她一株玫瑰,孤零零的。他說花店已經(jīng)下班,也沒玫瑰了,是他失望的情緒感染了賣花姑娘,人家從殘花堆里找出這株還挺拔的,送給了他。她親吻著玫瑰說,它雖然是一株殘花,但在她心中,它是愛情的參天大樹。她親吻它時避開了針刺。禮物是致幻劑催情劑,也是雙刃劍,也是蕭何,那個將成敗系于一身的蕭何。當禮物不能再激活想象,比如,一株玫瑰無法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時,禮物就只剩了“物”的屬性。物更容易刪繁就簡,多雜亂的品種品名都能換算出明晰的批發(fā)價與零售價。有物價局的社會真好,能有章可循。后來他們吵架,就經(jīng)常參照物價局的定價標準衡量愛情:一只MP3,九百元左右;一支鋼筆,兩百元左右;一臺數(shù)碼相機,一千三百元左右;兩大桶豆油,六十元左右;三袋泰國香米,一百元左右;五張電話卡,五百元;九盒茶葉,一千元左右……吵架時,她送過他什么他們基本不提。不提不是心中無數(shù)。她的禮物價值偏低,分量過輕,單算起來說不出口。她是女人,女人自身的價值高,分量重。
他們最后鬧翻,是又逢她生日。她建議他送她一雙打完折八百八十八元的棕色皮靴,或便宜點,一套不還價的六百九十元的情趣內(nèi)衣。他沒答應。他們的關系已經(jīng)微妙。情話還時常掛在嘴邊,但做愛的時間已基本沒了,約會好像成了負擔。
你還愛我嗎?
愛。
我也愛你親愛的,我相信你說的是心里話。
謝謝你親愛的,我說的當然是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