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血海深仇(3)

曹操 作者:伊沙


我騎在馬上道:“你派我舊部陳宮來說我,也是這番說詞—既如此,那就好解決了,你將張豈及其殺我父母及叔父全家的五百士卒交給我,你與此事究竟有無干系,我審問張豈便知。”

城樓上傳來老朽之聲:“那賊人張豈犯下滔天大罪后豈敢回我徐州?聽說當夜縱火燒了古寺便朝向淮南山中逃了。我已派出一千人馬前往捉拿。一旦歸案,定當送交明公法辦?!?/p>

我聽聞此言,不禁哈哈大笑道:“陶謙老兒,你真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你把我曹操當成什么人了?三歲小兒嗎?這些十惡不赦的罪人在不在徐州城里,我不能聽信你的一面之詞,得親自入城查看,你若真有誠意,快快打開城門,放我大軍入城!”

“這可萬萬使不得!明公新喪父母,正在氣頭上,我放你入城,無辜百姓豈不遭殃!老夫身為徐州父母官,情何以堪?”

“老匹夫,你既以百姓為懷,我可以成全你—你自己乖乖從城樓上下來,從城門洞走出,隨我回兗州做人質(zhì),等你的人抓到張豈,再拿張豈將你換回來,徐州軍民不就平安無事了嗎?”

“明公大人大量、言之有理,但我怕你人在氣頭上,對老夫做出些不理智的事體來,老夫雖無幾天活頭,尚且還有一大家子需要照顧……”

“你個老匹夫,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究竟如何才行?你也是一把年紀的人了,不會天真到以為我會率大軍沿原路撤回去吧?”

“明公,請給我三天三夜,我再派出一千人去捉拿張豈,三日之后,若無結(jié)果,我打開四個城門放你大軍入城。如何?”

“可以,但不是三天三夜,而是一天一夜?!?/p>

我之所以答應(yīng)他,大概還是從心底里信了他的話:覺得此事可能與他無關(guān)。還有一點,強攻徐州并非易事,大軍一路疾行,頗受勞頓之苦,我想讓他們安營扎寨、好生休整,我想一天一夜是合適的時間。

于是,我將陶謙新派的這一千人馬放出城去。

一天一夜時限快到時,我召集諸將到大帳議事,作攻城前的最后部署,正商議間,有人來報:“徐州戰(zhàn)書到!”

我心中暗笑道:陶謙這個老匹夫也等得不耐煩了嗎?索性豁出來與我拼死一戰(zhàn)?那豈不正合我意!待我拆開一看,頗覺蹊蹺,非陶謙之書,乃劉備之書,書中如此寫道:

備自關(guān)外得拜君顏,嗣后天各一方,雖有交鋒,不過小戰(zhàn),權(quán)宜之計,無傷大雅。向者,令尊令堂突遭橫禍,據(jù)備所察,實因張豈不仁,而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黃巾遺孽,擾亂于外;董卓余黨,盤踞于內(nèi),形勢堪憂。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報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國難:則徐州幸甚,漢室幸甚,天下幸甚!

當下我讀之三遍,還是想不明白一點:劉備這個謹小慎微的家伙是怎么攪和到這件事上來的呢?他憑什么非要站到陶謙一邊替這個老匹夫說話?我越想越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了,報仇心切,一心攻城,繼續(xù)與諸將商議作戰(zhàn)計劃。

正商議間,流星馬飛報:“大事不好!呂布已襲破兗州,進踞濮陽。”

此訊猶如晴天霹靂,于我頭頂炸響,半晌無語,然后大驚失色道:“若失兗州,我等無家可歸,不可不急圖之!大軍速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