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郊外烤肉時遇上黑幫飛仔(1)

對照記@1963 作者:馬家輝 楊照 胡洪俠


◎ 馬家輝

為了寫這個題目,我特地傳了電郵向內(nèi)地朋友弱弱問了一句:到底什么叫做“春游”,我看不懂呀?是不是有什么特別的假期,可供外游尋春買春嬉春玩春 ?

朋友簡短回復(fù)如下:“在內(nèi)地,春游就是大家利用雙休日啊年休假啊出去踏青,比如去哪里看櫻花啊哪里看油菜花啊什么的,沒有專門的‘春游假’。”

噢,原來如此,原來就是出門去玩去郊游,只不過因為是在春天出發(fā),特地加上一個“春”字,聽起來便特別文藝腔、特別朝氣勃勃、特別繁花似錦、特別活力十足。

我對“春游”一詞完全陌生,只因,香港是南方城市,我在南方城市里出生與成長(看來亦有九成九幾率將在城市里死亡),對于踏青郊游和季節(jié)轉(zhuǎn)換之類事兒的敏感度向來低落,雖不抗拒,卻亦不會額外感到高興,反正就是外游玩耍嘛,從十七八歲開始我便明白,只要口袋有錢,一年四季,找個假期,訂張機(jī)票,登上飛機(jī),喜歡去哪里游就去哪里游,喜歡何時去游就何時去游,沒有什么“春”不“春”。即使在冬天,忽然想踏青,約幾位朋友去菲律賓或曼谷,三天兩夜或四天三夜,保證能夠看花看??礃淇刺枺禾觳辉谖疫@里,我便繞著地球去找春天;草地不在我這里,我便繞著地球去找草地,這就是了,這,或就叫做“移動的自由”。

總之,香港人,至少像我這類香港人,就是沒有“春游”傳統(tǒng),游樂雖是大事妙事,但春夏秋冬皆可游,踏青從來不是我的一杯茶。然而這又絕不表示我從不到郊外走走,小時候,在出埠旅游尚未普及流行的時候,倒是偶然發(fā)生,在難得的假日,父親會帶同媽媽和我和姐姐妹妹以及兩位住在我家的舅舅前往新界旅游,那時候沒有地鐵只有火車,從港島出發(fā)前往新界可真需要長途跋涉,要命,累死人,對于自小只喜窩縮在床上看書報或安坐于桌前打麻將的我來說,除了能夠略為享受闔家歡聚之樂,實在算不上是一件太吸引的事情。

記憶中,有兩次“春游”經(jīng)驗最為深刻難忘。

一回是到沙田踏青,目前的沙田已是高樓大廈的集中地,連跑馬場亦橫躺于此,早已不是郊外,但在上世紀(jì)六十年代中期,該地仍然荒涼,還有個叫做“蝴蝶谷”的小草原,黃花爛漫,極適合讓林青霞秦漢之類的俊男美女來此拍愛情電影。我們到此,坐下,抬頭,靜心聆聽微風(fēng)回蕩的自然音樂,但忽然,母親輕輕說道,嗯,小心啊,報上說,前幾天這里有老虎現(xiàn)身,我們可別當(dāng)了老虎的大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