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做法曾經(jīng)引起了爭議,但是,多梅內克很堅持。在他看來,如果把老隊員全部都召入國家隊的話,那么國家隊不就成了歐洲杯時的那支法國隊了嗎?等待著法國隊的不就是像歐洲杯一樣的命運了嗎?多梅內克想的沒錯,實際上,這個換血的工程早在2002年就應該開始了,但是在短期利益的影響下,一直拖到了兩年之后,失望的舞臺從韓日變成了葡萄牙。
不過,需要正視的現(xiàn)實是,這樣一支隊伍的實力就連和歐洲杯的那支隊伍也無法相比。等待多梅內克的可能不是桑蒂尼時代的連勝,甚至有可能在外圍賽上折戟。對于這一點,多梅內克本人并不是不了解,但是這并不妨礙在就職典禮上揚言,如果沒有當世界冠軍的野心和信心他就不會接受國家隊主教練的挑戰(zhàn)。但是,在幾次熱身之后,他的口氣改變了,他甚至從內心開始妥協(xié)了。在他看來:法國隊早已不是世界冠軍了,1998年的歷史太遙遠了;法國隊也不是歐洲冠軍了,2000年的光榮已經(jīng)被希臘隊刷新了。
法國隊的確不是從前的那個成熟的法國隊了,在穩(wěn)健到了缺乏激情的地步之后,一切都需要重新開始,無論是這個球隊的陣容還是風格。多梅內克曾經(jīng)這樣憧憬,這支法國隊不但要贏球,還要打得好看,打出氣勢,用這種氣勢重新贏得失去的球迷。這只是遠景而已,是雅凱之后歷屆主教練的期待。而就多梅內克手上的這支青年“近衛(wèi)軍”,你沒法說它完美,你甚至沒法提出各種奢求,但是你卻沒法放棄希望,因為這還不是讓你目眩的大廈,而是一個機器轟鳴的工地。
在這塊工地上,“第一次”一族畢竟缺乏經(jīng)驗,這一點從和波黑的第一場比賽就已經(jīng)露出端倪。迫不得已,多梅內克召回了特雷澤蓋、久利和馬克萊萊等三員老將,當然了,還有維埃拉。其實,在老隊員中,他想挽留的其實只有兩個人,那就是圖拉姆和齊達內。對于這位新任主帥而言,圖拉姆的意義比齊達內還要重要得多。齊達內的天才雖然無與倫比,但他的存在會或多或少地妨礙新法國隊風格的形成,這一點是多梅內克不想看到的,也是讓他感到猶豫的地方。正因為如此,對于齊達內掛靴的態(tài)度他才能如此灑脫。但是,圖拉姆的情況就不同了,他太需要這個富有經(jīng)驗的老將來領銜年輕的防線了。他甚至多次打電話給圖拉姆,期望他能夠回心轉意。這個回心轉意要等到一年之后,也就是法國陷入了世界杯出線命懸一線的境地的時候。
不如意的熱身賽之后,多梅內克開始了自己的世界杯出線之旅,這也是他能否延續(xù)合同的第一關。這看起來并不是一個不可能的使命,就算是對于這個年輕化的球隊都如此,小組中幾乎沒有什么攔路虎:瑞士隊、以色列隊、愛爾蘭隊、塞浦路斯隊和法羅群島隊。不過,4場比賽過后,法國隊的成績是一勝三平,僅有6分進賬,小組排名第四,已經(jīng)站在了無緣世界杯的邊上。而多梅內克坐在教練席上的10場比賽中,總計也只有3場勝利。這意味著,多梅內克和他的青年軍顯然已經(jīng)注定沒辦法挽狂瀾了。
痛定思痛,就連多梅內克自己都承認,法國隊缺少的正是一個能夠對巴西隊時打進制勝兩球,能夠在歐洲杯逆轉英格蘭隊時最后關頭力挽狂瀾的那個靈魂人物。能夠充當這個角色的,顯然不是需要不斷錘煉的新人,而是一個已經(jīng)名滿天下的老將。這個老將的名字,就是齊達內。
如果齊達內是一劑靈丹妙藥,多梅內克此前為什么不特別感冒呢?原因在于,如果齊達內歸來,他從上任以來力主的改革將不得不半道夭折,而那些子弟兵又面臨了重新的挑戰(zhàn)。但是,現(xiàn)在感覺到自己窮途末路的多梅內克已經(jīng)不是當年的那個頤指氣使的多梅內克了。這也難怪,當多梅內克決定進行年輕化改革的時候曾經(jīng)贏得了一片喝彩,大家一致認為這是勒梅爾和桑蒂尼時代就應該解決的遺留工程;但是,當法國隊面臨被淘汰威脅的時候,所有人都開始懷疑多梅內克曾經(jīng)提倡的一切。其中,也包括多梅內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