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大部分的時間我都與患者進行一對一的談話治療,在過去的幾年中,我也曾作為精神病治療專家上過幾次電視節(jié)目。不久前的一個下午,我在演播室和一位女記者面對面坐著聊天,等待正式錄制,她看上去十分活潑,富有精力,情緒穩(wěn)定。我們馬上熟稔起來,在節(jié)目錄制前甚至開始小聲開玩笑。然后,我注意到她的指甲被啃掉了不少,問她,她告訴我說她的心理醫(yī)生一直推薦她進行藥物治療來“舒緩神經(jīng)”,但她一直很排斥。
“我猜緊張感有助于你在工作上的表現(xiàn)。”我說,“你肯定要保持高度緊張,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值得報道的故事,還要知道在采訪中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提問。并且,我猜你還有些強迫癥,不過這能幫你更加井井有條,提高效率,全力以赴?!?/p>
她看著我,感覺我能完全理解她。“沒錯!”她目瞪口呆地盯著我,重復道,“沒錯!我本來就是如此:緊張,有些神經(jīng)質(zhì)。但我一直如此,為什么要用藥物來抑制我本來的個性呢?”
到底為什么呢?
越來越多的女人選擇服用精神類藥品,這是一種病態(tài)的潮流,這違背了我們的生理規(guī)律。女性與男性的大腦工作方式不同,并且女性體內(nèi)的激素確實會令女性的情緒陰晴不定。
女人的感情更豐富,這也很合理。通過進化,女性的大腦讓女性更富同情心,直覺更敏銳,情緒起伏更大以及更敏感。我們需要照料家人,也要懷孕生育;我們敏銳的觀察力和反應力能夠滿足他人的需求,配合他人的情緒,這對我們和他人的生存,對家庭穩(wěn)定,對社會和人際關系來說至關重要。我們需要用直覺判斷我們的孩子是否身處險境或需要幫助,判斷我們周圍的人是否心懷不軌。為了保障安全我們會百依百順,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會主動出擊來保護身邊的人,保護家人和朋友。
社會總是交給女性一些艱巨的任務,還好我們的身體有一套有效機制來應對各項挑戰(zhàn)。但情緒起伏和過度敏感日復一日地消磨著我們的耐心。假如這種機制不起作用,我們就會像我在錄制現(xiàn)場遇到的那個女記者一樣,忙于抑制我們波動的情緒,束縛我們的內(nèi)在力量,從而承受著無窮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