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強大的認同,也許勝過我們對于身體認同的,是對于心智的認同。當我使用“心智”這個字眼時,我所指的是特定的思維,例如“我認為我是這個身體和這個人,這就是現(xiàn)實”。我們賦予思維職權來定義我們自身。如果我根據(jù)身體的感受或觀念,認為你與我是分開的,這個想法就具有真實的裁定權。
在我們的心智中,思維取代神,它們也取代惡魔。戰(zhàn)爭是好的與壞的思維之間的爭斗。然后我們就會渴望累積更多好的思維,好讓它能擊敗不好的思維,這樣光明的力量就能擊潰黑暗的力量。你被制約著相信,如果好的思維勝利,你的更高自我勝利,那么你就能獲得平靜。毫無疑問,當你的心智中充盈著好的思維,那么生命的體驗是會得到拓展的。同理,當你的心受到負面的或不好的思維的污染,就會導致心智和身體被毒害。然而其中被忽略的是,核心處存在的意識本身始終都是平靜的,持久的與不變的。你所忽略的是你其實已經(jīng)處于平靜的狀態(tài)中。成敗與你存在本身的真相沒有任何關系。
我們的心智在一天當中的許多時刻都是不活躍的,然而我們在制約中學會只注意心智的活動,而那些寂靜的時刻就被簡單忽略了。當我談到“停下”時,我指的是那些思維之間的寂靜,它是沒有形式的意識。存在就在這兒,而我們可以認識我們就是那個存在。我們被教導成相信“我思故我在”,而不是“我在故我思”這個真相。
受到制約的想法的催眠狀態(tài)可能是深刻而復雜的,然而它對“停止”這么簡單的事沒有抵抗力。當你有意識地認識到停息點,你就有了真正的選擇。在認識到這點之前,你的想法只是機械式的心智活動,根據(jù)的是過往的制約、渴望或厭惡。在認識到這點之后,你就能夠在思維涌現(xiàn)之前、之中和之后,有意識地選擇說出其間始終存在的真相。存在是否可以被思維化呢?這個質疑有效地打亂了心智的按部就班。它導致棄置、放手,和從巨大的思維的幻象世界中的釋放。對你自稱的“自我”進行平衡再平衡,塑造以及再創(chuàng)造,都只是一個思維,在此基礎上產生另一個思維。認識到這個無法被思維的時刻,就是認識到你存在本身的時刻。這是心智向寂靜降伏的時刻。
關于停下來我談了許多,然而也許我尚未真正以一個可了解的方式來談它。停下來的第一步是認識到,當思維涌現(xiàn)的一刻你可以有所選擇:你的心智可以去追隨那些思緒,或是保持寂靜不動,任它們涌現(xiàn)出來而不予以涉入。我邀請你停止并非讓你將想法建構在想法上,也不是去幻想或回應過往事件。選擇讓心智保持寂靜,在這個選擇中蘊含著領悟到了那持久寂靜的所在,與思維的存在與否無關。
停止最先發(fā)生在認出心智的活動而不盲從。不盲從心智的活動不同于抗拒心智或抑制思維。不盲從思維具有放松而開闊的特質,雖然它感覺起來可能并不熟悉。面對這種不熟悉的恐懼,可能會激發(fā)心智活動,然而停止盲從思維是輕而易舉的。當我們盲從思維,進一步編織我們的故事的時候,我們就會忽略存在本身簡單而深刻的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