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鬼話、童話與神話——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西話”(4)

戰(zhàn)略與管理:“快文化”要把我們帶到哪里? 作者:中國戰(zhàn)略與管理研究會


三種方法各有優(yōu)劣:思想經(jīng)典可以高屋建瓴,洞察西方法制背后的精微思慮與哲學洞見,但問題是,它可能是理想、可能是空想,也可能是幻想,其作用主要在于思想上的激發(fā)而非實踐中的操作;法律制度規(guī)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西方法制的輪廓概貌,但規(guī)定不同于實踐,制度也可能淪為一紙空文;一般來說,實地考察是了解一國法律制度狀況的最佳方法,不僅能夠了解其全貌,更能夠深入其社會生活的肌理,洞察其法律實踐的細節(jié),增強對不同法律實踐的理解,但缺點是研究者必須身臨現(xiàn)場,不僅費時費力費錢,而且對方法訓練的要求程度較高。前兩種主要是文本方式,從文本到文本,不免與實踐隔膜,照抄就會出問題。根據(jù)高漢成教授的考證,就連媒介中西法制一介“冰人”的沈家本,在其主持起草的大清刑法典草案里都出不免百密一疏,比如第27條規(guī)定之墮胎罪,來源基本出于西方。墮胎乃基于基督教倫理,在西方就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而中國當時嚴重的乃是溺嬰問題。又如第306、307條規(guī)定了莫名其妙的“決斗罪。”第345條將僧道列為“因其職務得知他人秘密而無故漏”的犯罪主體,這顯然脫胎于西方基督教中基督徒習慣于向神父“懺悔”而來。其他如總則第11、49條關(guān)于刑事責任年齡的規(guī)定,分則第3章關(guān)于國交之罪的規(guī)定,都很是脫離中國實際。

但可惜的是,這種脫離語境的從文本到文本的研究,直到現(xiàn)在,還是我國法學的主流。但不管怎么樣,人們還是認識到單純依靠文本的隔靴搔癢的不足,于是,或經(jīng)東洋中轉(zhuǎn),或者徑赴西洋,官商考察與學生留學開始蔚然成風。成果當然很大,也產(chǎn)生了不少學貫中西的大家,但整體觀之,卻也不乏問題。除了請通緝犯梁啟超代筆寫考察報告之外,即便留學或者訪問,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了解、認識和理解西方呢?也實在依然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筆者在赴美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學時,熟悉情況的朋友一再提醒,租房不能到曼哈頓125街以西的地方,因為那里是黑人聚居區(qū),“不安全”。好,125街以東是更安全,但如果不到125街以西,這些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們真正能夠融入紐約當?shù)氐纳顔??恐怕未必。對于絕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學者而言,更多的就像一個匆匆旅客,一片浮云,根本不可能做到與當?shù)厣畹乃榻蝗凇?/p>

大多數(shù)留學生與學者的生活就是寓所、學校的兩點一線,至多再到超市買買菜,或者順便到景點留個影。生活來源穩(wěn)定,不管是父母的血汗錢,還是各類獎學金,總體上衣食無憂。不搞政治,不游行、不抗議、不投票、不辯論,所在國政府清廉還是貪腐,與我何干?不做生意,不管工商、不理稅務,也無須關(guān)心消費者投訴或者上游供貨商破產(chǎn);不用工作,沒有老板的咆哮呵斥,沒有同事的鉤心斗角,無須為“五斗米折腰”;沒鄰居,既沒有大雜院東鄰西舍的溫情關(guān)照,也沒有老熟人樓上樓下的飛短流長,落得清靜;有機會接孩子上下學的不多,能夠陪父母堂前盡孝的更少;如果租房全包的話,甚至不交水費電費。而為了節(jié)約,大部分人生活湊合,能夠看當?shù)仉娨曌x當?shù)貓蠹垍⒓咏烫没顒拥目峙乱膊皇呛芏唷?/p>

如果你說,你在國外的時候情況與上述所言不同,那么,恭喜你,你可能已經(jīng)移民,離開這個貧窮落后的祖國了;或者你是“X二代”;希望最小的就是你真正體會到了國外生活的“三昧”。但即便移民當?shù)?,不再落葉歸根了,對于高級知識分子來說,也主要在科研教育機構(gòu)工作。否則,要么就是在商業(yè)機構(gòu)工作不再關(guān)心什么研究與paper,要么就是整體上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偷渡客,他們根本關(guān)心什么學術(shù)、什么中西比較(研究)。而對于海外華人學生學者或者在西方科研機構(gòu)工作的華裔知識分子而言,接觸的也多是劍橋、牛津、哈佛、耶魯或者哥大的知識分子,大家一般沒有利益沖突,反而有陌生人之間的好客與好奇,因此交往上自然文質(zhì)彬彬,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