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連連追問:兩天,就再堅持兩天 3

我們把守護忘記了 作者:王金鋼


民間的喪葬習(xí)俗講究很多,而且說法不一。我不太懂,于是對哪一方善意的提醒都不敢怠慢。中國人講“祭如在”,講“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對死去親人的祭奠,其實體現(xiàn)的是一種哀思,一種表達。盡管有一大堆繁冗的形式,在今天看來是迷信,有些甚至演變成了鬧劇,但最初的形式總還是源于并依附于內(nèi)容的,這使我對“形式”大都也恭而敬之。我所有的誠意、所有看來迷信的做法,都是出于對母親——真切的愛!不是別的。

傳說有一天,世尊佛陀路過路旁一堆顏色發(fā)黑的枯骨,曾躬身頂禮膜拜。眾弟子不解。世尊于是對弟子說:因那是一堆女人的枯骨。

“何以見得一定是女人的骨頭呢?”阿難問。

佛陀告阿難說,女人用奶水哺養(yǎng)孩子,養(yǎng)一小孩就要吮食八石以上的奶水,而奶乳是由母親的血變成的,形容怎么會不消瘦憔悴?因此女人死后,其骨骸顏色較黑,分量上也輕得多了……

佛陀又依次頌揚了作為母親十重難報的恩德,曰:“懷胎守護”、“臨產(chǎn)受苦”、“生子忘憂”、“咽苦吐干”、“回干就濕”、“哺乳養(yǎng)育”、“洗濯不凈”、“遠行憶念”、“體恤子女”、“究竟憐子”……

引得眾弟子紛紛悲傷落淚。

到醫(yī)院開死亡證明,挑選、放大遺像,聯(lián)系殯儀館,通知親友,確定時間、人數(shù)、車,買黑紗、蠟燭、冥紙,等等……在失去親人的巨大哀痛的同時,你還必須把這一切做得有條不紊,謂之“料理后事”。

母親一生也沒機會在生活中充任主角,終于在她死后被動地做了一次。母親這輩子,先后依附于她的丈夫和兒女,從經(jīng)濟到家庭地位一直都是。在我們這個家里,父親“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十分頑固,以至連過生日這樣的事,我們都習(xí)慣于趕在父親的正日子,順便給母親一起過了。母親從來不提,我們也慢慢忽略了。想來真是愧對母親!

照片也是——父親像樣的照片還能選出幾張,母親的就很少,幾乎沒有選擇的余地。母親病后,臉部歪得有點變形,更少照相,除了十幾年前換發(fā)身份證時照過一張,就再沒別的了。遺像最后選用的是她二十年前面容較為周正的一張“近照”。要是她知道現(xiàn)在有這么多人鄭重其事地為她忙碌著,母親心里一定會過意不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