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絲”
1932年7月,楊絳在清華借讀大四年級第二學期卒業(yè),領到東吳大學畢業(yè)文憑,得金鑰匙獎。她發(fā)覺利用一個暑假補習功課,繼而投考清華研究院的想法不現(xiàn)實,學期終了,就自行回蘇州尋找“職業(yè)”了。楊絳在上海工部局華德路小學當上人稱“金飯碗”的小學教師,方知“教小學是專門之學”,而自己是地道的外行。她就下工夫虛心向同事認真學習,又因體檢打預防針后大發(fā)風疹,當時又病又忙。
雖在該校不過一個來月,幾十年過去,楊絳竟能有板有眼唱得校歌:
啊,我的學校,教我們做人怎樣做;
啊,我的學校,教我們做人這樣做。
誠實節(jié)儉,做事勇敢;
清潔健康,生活快樂;
遵守紀律,和氣且恭敬;
愛國愛人還需愛學問。
啊,我的學校,我時時刻刻都愛你。
啊,你的教訓,我句句都記在心里。
楊絳到校后把圖書室“值得一看”的書都讀了。
錢鍾書明確表示不贊成楊絳放棄投考清華,已經(jīng)墜入愛河的他認為如當年報考,兩人便可再同學一年。楊絳無暇申辯,就不理他。“他以為我從此不理他了,大傷心,做了許多傷心的詩。但是他不久來信,我們就講和了。”
寒假,錢鍾書特到蘇州看楊絳。楊絳介紹他見了父親。楊蔭杭很賞識錢鍾書。錢鍾書初見楊蔭杭也有些怕,后來的評價卻是“望之儼然,接之也溫”。他們在詩文上有同好,有許多共同語言,相互間常說些精致典雅的淘氣話,相與笑樂。“蓋詩之為物,本乎天性,發(fā)乎情之不容己。詩者,天趣也。”(胡適)難怪好詩的錢鍾書能得未來岳父的激賞。
第二年,有語言天賦的楊絳在錢鍾書高妙的指導下,補習外文系功課。錢鍾書來信說,此屆研究生考試,需考三門外語。楊絳自習法語已多年,得此消息,忙又自習德語。三個月后,居然勉強能讀《茵夢湖》。1933年暑假,楊絳參加清華研究院考試,順利考上了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研究所。
母親常取笑說:“阿季腳上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p>
將錢鍾書“托付”給她
錢鍾書清華畢業(yè)后回無錫老家度假,還沒將自己與楊絳的戀愛告訴父親錢基博。一天郵差送信來,錢基博首先看到信封上的“錢鍾書收”字體娟秀,一瞧便知是女孩子寫來的。老人擅自拆開信讀,越看越中意:“現(xiàn)在吾兩人快活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徹終不受障礙?!睏罱{信中所言明情達理。在兩人的愛情內涵最充盈的時候,他們能自律、自持,能體貼父母長輩;他們的交往不只靠心靈感應,還真誠地面對世界及個體生存其中的世事關系。錢基博讀罷“得意非凡”,大為贊賞:“此誠聰明人語!”就越俎代庖給楊絳回了信,鄭重其事地將錢鍾書“托付”給她。
1933年秋,楊絳與錢鍾書訂婚。盡管兩人是自由戀愛,還得返回去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過場”。錢基博帶錢鍾書見楊絳的父母,正式提親,然后請出男女兩家都熟識的親友做媒人。雙方父母循照舊禮,為兩人訂婚。當時楊蔭杭生病,諸事從簡,錢楊兩家在蘇州一飯館內擺酒宴請雙方族人及至親好友,男女分席。
在燕京大學供職的錢穆也參加了他們的訂婚禮。錢穆先生不日將北上,楊絳也馬上要開學。散席后錢基博把楊絳介紹給“賓四先生”,約定同車北上,請他一路照顧。精干而獨立的楊絳就與“賓四先生”同行赴京。
錢穆見她行李簡單,對只有二十二歲的楊絳脫口而評:“我看你是個有決斷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