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半篇殘著 新聲待譜(2)

民國音樂:未央 作者:滄浪云


郭沫若在張曙犧牲后曾做挽聯(lián)紀念黃自、聶耳、張曙,挽聯(lián)如下:

黃自死于病,聶耳死于海,張曙死于敵機轟炸,重責寄我輩肩頭,風云繼起!

抗敵歌在前,大路歌在后,洪波歌在圣戰(zhàn)時期,壯聲破敵奴肝膽,豪杰其興!

蓋棺未定論

黃自溘然長逝,但他仍然是“學院派”的頭號人物,圍繞他的爭論也始終沒平息。追悼會后賀綠汀發(fā)表了題為《哀悼我們唯一的導師黃自先生》的文章,稱黃自為“我們音樂文化運動的領導者”。此后數(shù)十年,此文一直是批評賀綠汀吹捧黃自、奉行資產(chǎn)階級音樂路線的重要依據(jù)。黃自的另一個弟子、音樂家向隅因向“救亡派”首領呂驥建議將5月9日定為中國音樂節(jié)而被認為是“關系無產(chǎn)階級與資產(chǎn)階級兩條音樂路線的斗爭”,多次受到批斗。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中,向隅被康生暗定為“國民黨特務”,“吹捧資產(chǎn)階級音樂家黃自”也是其罪狀之一。1958年,為紀念黃自逝世20周年,音樂家錢仁康在《音樂研究》上先后發(fā)表了題為《黃自的生活、思想和創(chuàng)作》《黃自主要作品分析》的文章,“這是解放后最早的兩篇見之于世的、比較全面的研究黃自的學術論文”。在那種不正常的氛圍下,這兩篇文章遭到了嚴重的批判,甚至引發(fā)了1958年至1959年之交的音樂界那場鮮為人知的所謂“拔白旗,插紅旗,滅資興無”的“資產(chǎn)階級學術思想批判”運動。我們常說“蓋棺定論”,而對黃自來說,最嚴重的罪名和批判卻是在他逝世后強加的,直到他離開我們50年后,那些抹在他身上的污點才被時間的流水洗去,還之以歷史的清白!

2004年,上海音樂學院隆重舉行紀念黃自100周年誕辰系列活動,包括黃自塑像的揭幕典禮,黃自作品音樂會和研討會。黃自在中國音樂史上的形象逐漸恢復,他對中國近代音樂的杰出貢獻也逐漸為人們所了解、承認。當我們徜徉在上海音樂學院這座現(xiàn)代而又典雅的音樂殿堂里,凝視著那矗立不久的黃自先生的塑像,不禁感慨萬千,先生英才,卻不幸早喪!我們懷念他,不僅僅是因為他那橫溢的音樂才華、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和謙遜的學者風范,更因為他為改造我國民族音樂、發(fā)展近代音樂事業(yè)而表現(xiàn)出的獻身精神和拓荒精神!

參考書目

戴鵬海:《黃自年譜》(1904—1939)

戴鵬海:《讓歷史作證——寫在黃自年譜前面》

戴鵬海:《永遠的黃自》

韓國鐄:《黃自留美資料的研究》

向延生:《“學院派”的首領——黃自》

黃德音、黃惠音、黃祖庚:《深深的懷念——寫在父親黃自百年誕辰之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