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思想背后隱藏著利益(1)

思想背后的利益 作者:陸建德


——再說伯林的猶太認同

1968年,佩里·安德森在長文《國民文化的組成部分》里評價英國人文學科的現(xiàn)狀。他說,除了文學批評和經(jīng)濟學,英國思想界的主要領(lǐng)域已為白人移民(主要是猶太裔)所把持,主導當時政治理論走向的是以賽亞·伯林。伯林的《人類乃樗櫟之材》(1990)一出,安德森立即在《倫敦書評》發(fā)表評論。在這篇題為《英格蘭的以賽亞》的書評后半部分,安德森特別指出伯林與魏茨曼以及猶太復國主義非同尋常的關(guān)系。伊格納季耶夫系伯林生前認可的自己傳記的作者,他的《伯林傳》寫作費時十年,雖多曲筆,仍較詳細地披露了伯林的猶太背景和他參與以色列建國的細節(jié)。筆者評《伯林傳》的文章《以色列的以賽亞》有呼應安德森之意。

在書評里提到猶太復國運動先驅(qū)赫斯,無非想說明伯林的學術(shù)興趣往往跟他的猶太情懷有特殊的關(guān)聯(lián)。近兩年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土地換和平”的進程受阻,不久前,以色列的坦克和推土機已將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的阿拉法特官邸大部分建筑摧毀,巴勒斯坦人政治生存的空間愈益局促。在這種非常時刻,不妨借討論伯林的機會就赫斯、猶太復國主義的緣起等話題再啰嗦幾句。

赫斯原屬青年黑格爾派,后來醉心于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并批判猶太教,鼓勵猶太人與異族通婚以求同化。1862年,他出人意料地發(fā)表猶太復國主義的經(jīng)典文獻《羅馬與耶路撒冷》,這變化來得突然,原因非常復雜,恐非單一的“影響”所致。伯林在《摩西·赫斯的生平與觀點》一文對此不敢輕下斷語,他在一條注釋中說:“迄今為止,人們還不知道有一次事件或經(jīng)歷使赫斯突如其來地徹底改變(他對猶太民族的)態(tài)度。”

但是我們也從伯林的文章得知,赫斯從小浸潤于傳統(tǒng)的猶太教育,他的外祖父說到耶路撒冷圣殿被毀和猶太人的流散就老淚縱橫。早年的情感經(jīng)歷為赫斯后來的猶太復國構(gòu)想著上了底色。

赫斯在1862年提出猶太民族不僅要保存下去,還應回到巴勒斯坦。一位普魯士托倫地方(現(xiàn)屬波蘭)的拉比差不多同時產(chǎn)生類似的大膽構(gòu)想。加里波第領(lǐng)導的意大利民族復興運動的成功(意大利王國于1861年成立)對赫斯的啟示是不言而喻的,將“羅馬”與“耶路撒冷”并置,不僅強調(diào)兩地歷史意義同樣重要,還有鼓勵猶太同胞踵武意大利前賢之意。發(fā)生在1860年的兩件事也特別值得注意:世界猶太人聯(lián)盟在巴黎成立;拿破侖三世的私人秘書拉阿朗內(nèi)的《新東方問題》(全稱為《新東方阿拉伯埃及帝國和猶太民族主義的形成》)問世。法國當時正在修建蘇伊士運河,法國勢力在近東地區(qū)擴張,久居巴黎的赫斯也像拉阿朗內(nèi)那樣希望猶太人在法國保護下回到還在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下的巴勒斯坦重建家園,他知道財富等于影響力,相信猶太銀行家只要稍微破費一點黃金就能買得土耳其人的同意。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始終在大國的干預插手下進行。1875年英國首相狄斯累里從倫敦的“猶太皇帝”羅斯柴爾德手里借了400萬英鎊買下原屬埃及赫迪夫(當時土耳其蘇丹授予埃及執(zhí)政者的稱號)的蘇伊士運河公司的股票,英國成為該公司主要股東。此舉奠定了英國在埃及和近東的帝國基業(yè),也為猶太人在該地區(qū)的發(fā)言權(quán)埋下伏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