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夾縫中奔出的“黑馬” 2

歐洲真相 作者:吳黎明


然而,英國、意大利以及一些歐盟新成員國卻對此高唱反調(diào)。英國指責伏思達過于支持“歐洲聯(lián)邦主義”,而一些新成員則稱伏思達“反美”。法國則針鋒相對,不給由歐洲議會最大黨團——人民黨團提出并得到英國默許的候選人彭定康“開綠燈”。希拉克說,候選人必須來自歐元區(qū)和《申根協(xié)定》國家。英國既非歐元區(qū)國家,也非《申根協(xié)定》國,丹麥也不是歐元區(qū)國家,所以這一提議使英國人和英國支持的丹麥首相拉斯穆森都難以成為候選人。 

與此同時,歐洲的各主要政黨也出來行使自己的“發(fā)言權(quán)”。歐洲議會人民黨團和綠黨黨團在歐盟首腦會議前都公開推舉盧森堡首相容克為候選人,無奈容克公開表示不愿擔任此職。人民黨團主席珀特林還挑戰(zhàn)法、德權(quán)威,公開稱伏思達去年4月組織召開比利時、法國、德國和盧森堡四國首腦會議商討防務問題是“分裂歐洲”。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人民黨團提出的人選容克也參加了這個會議。

歐盟領(lǐng)導人一直爭執(zhí)不下,可苦了報道峰會的記者。白天和傍晚時分,記者們還經(jīng)常聚在一起圍著某個成員國官員打聽情況,一時“謠言滿天飛”。過了凌晨12點,記者們也沒有興致東打聽西打聽了,有的找個地方小睡一會兒。當會議最終宣布無果而終時,記者們一下子炸鍋了,睡眼惺忪地報道了起來,那種場景多少有些啼笑皆非,我至今難忘。

然而,無論怎么吵,歐盟委員會新主席人選是必須要確定下來的,況且新一屆歐洲議會7月下旬就要對人選進行投票表決。于是,歐盟擬定6月29日傍晚舉行一個臨時峰會敲定人選。峰會之前,據(jù)說是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提名巴羅佐,讓當時的這位葡萄牙總理一下子成為最大的“黑馬”。時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愛爾蘭總理埃亨頻頻與歐盟各國領(lǐng)導人就人選問題進行電話磋商,包括法、德在內(nèi)的多數(shù)歐盟國家均對此表示支持。結(jié)果,29日的峰會只開了半小時就宣布結(jié)束,巴羅佐正式拿到了赴任布魯塞爾的“調(diào)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