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哭泣提琴(1)

1938中國大營救 作者:張勇


“海因茨,給,你看看,那是什么,父母親送給你的是什么?”

“小提琴!琥珀色的小提琴!”六歲的海因茨·格林伯格原本白皙的小臉因高興與興奮而變得通紅。

“今天是你的生日,你不是一直希望能擁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嗎,我和你爸爸將它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你?!?/p>

“這可是一把名貴的意大利‘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是動用了你父母的積蓄才買下的哦。”

接著,父親將家里的燈關(guān)上,在小小的海因茨·格林伯格面前,擺上了一個大大的奶油蛋糕,上面點燃了六根蠟燭,在這溫暖的燭光中,母親為海因茨切著蛋糕,父親則在燈光下,用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他的那把小提琴拉響《祝你生日快樂》。 海因茨的父親雖然并非樂手,但如同生活在維也納這座音樂之都的許多人一樣,除了酷愛音樂,自己也會使用一兩件樂器,雖然是業(yè)余水平的。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有出息,能夠比自己強,能夠成為一位真正的音樂人!

但是,一開始,海因茨并不能確定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么。這樣小小的年齡,對什么都可能喜愛,對什么都感興趣。一年前,他剛識字不久,就讀了出身富裕猶太家庭的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傳記作品《人類群星閃耀時》,書中傳記了十個決定世界歷史的事件與人物,如拿破侖、歌德等人以及著名的“馬賽曲”在一夜之間誕生的“奇跡”等等,但是,最能引起他的興趣的竟然是一位“老頭”——著名的英籍德國作曲家亨德爾,他戰(zhàn)勝了病痛,從死亡線上掙扎過來,并創(chuàng)作了風靡整個歐洲的清唱歌劇《彌賽亞》。他夢想能成為像亨德爾一樣的不朽的作曲家。幾個月前,在父母的帶領(lǐng)下,他又來到維也納音樂廳聆聽了生于維也納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克萊斯勒的小提琴演奏音樂會。一曲門德爾松的《E小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令他如醉如癡,不等走出音樂廳,他便喜歡上了小提琴。這之后,他便對父母“死纏爛打”,偏要父母給他買一把小提琴?,F(xiàn)在,海因茨·格林伯格終于如愿以償。

正在父母為他四處打聽,準備邀請優(yōu)秀的小提琴教師來教他學習小提琴的時候,德國人進占了奧地利和維也納,父母也因排擠失去了職業(yè),他們開始整日為生計而奔忙,無錢、無心、無暇顧及海因茨拜師學習小提琴的事情了。

海因茨還不太懂事,他不知道也不能夠理解在自己的家鄉(xiāng)維也納發(fā)生了什么,為什么在街上再也聽不到優(yōu)美悠揚的小提琴的旋律?為什么再也不像往年的夏天一樣,大街小巷四處飄蕩著美妙的華爾茲舞曲?偶爾踢踢踏踏地從大街上走過的隊伍中,會傳出節(jié)奏緊張的進行曲,并且往往伴隨著大人們聲嘶力竭與歇斯底里的吶喊聲,伴隨著納粹游行的怒吼聲。

但是他不甘心。他多次趁父母不在的時候,自己悄悄爬到書柜上,從書柜的頂部小心翼翼地取下那把小提琴,然后靠近窗戶,拉上窗簾,拉亮屋里的電燈,并打開琴匣,從里面拿出那把斯特拉底瓦里小提琴,然后煞有介事地拎起名貴馬尾制成的琴弓,左手握琴,右手提弓,學著那天著名的小提琴家克萊斯勒演奏時的樣子,想象著向臺下屏心靜氣、等待演出的聽眾深深鞠躬后,便開始拉起小提琴進行演奏。

對面有一面鏡子。鏡子里面的他,短短的脖子勉強將夠夾進琴托,左手費力地伸向琴的前架,右手揮琴弓,便在琴弦上“吱嘎吱嘎”地拉了起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