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愉悅靜和,你真的做到了嗎(3)

你,幸福嗎? 作者:熊顯華


“心隨景動”是容易受到外界干擾的文字體現(xiàn),它是無法讓我們專心去從事工作,解決難題的屏障。于是,我們不妨改為“沉默不語”。“沉默”是道,“不語”是術,道與術的結合才能最終達到“愉悅靜和”的超然境界。這也是為什么智者不說一句話,他的一個微笑,一個示物的所指就能讓我們頓悟的原因所在。因為,此時此刻,你關閉很久的那扇“其妙之門”已經被打開了。體驗的幸福感覺是如此的美妙,我們之前想要給自己貼上標簽的東西,一旦“其妙之門”被打開,進入到“愉悅靜和”的狀態(tài),我們都不再有任何判斷了。當然,若是我們強行要求判斷,其結果只有一個,我們將再次陷入到當下的混亂中。

那么,我們不妨以自己置身于荒漠中行走為例,我們可以看到荒漠中的這一切,然后,那種空寂疑惑空靈會降臨在我們身上——顯然,如果滿是害怕與恐懼,那降臨在我們身上的將是對前途疑惑和死亡的感知。

但是,如果我們不心隨景動,我們沉默不語,我們的雙眼將是純真的,我們的耳朵也是,我們的五官,我們的身體都可以感受到那種至純至美的結果。因為,我們不再受到任何限制,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我想應該就是“狀態(tài)”了,更讓人喜悅的是,這個狀態(tài)將無限地寬廣和永恒。

開啟的體驗就是“愉悅靜和”,你的生命接納了所有。四海為家不再是漂泊的代名詞,你愛自己,愛別人,對自己的幸福和責任不再推卻,你直面人生的痛苦,不再懼怕疾病的纏身,你與周圍沒有爭執(zhí),就算周圍有和你爭執(zhí)的人——你也應該在他們與你爭執(zhí)的時候“沉默不語”,然后,才能找到合理有效的解決之道。

爭執(zhí)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問題的解決不在爭執(zhí)那里,它在真理那里。真理可以傳播美好,生命本可以輕松和快樂的。

那么,充滿智慧的你,當下的每一瞬間都能把握幸福,體會到“愉悅靜和”的至善至美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