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里常說“世事無相,相由心生”。的確,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物事皆空,實為心瘴。相傳,唐朝有一個叫裴度的人,他年輕時貧困潦倒。一天,在路上遇到一行禪師。禪師看了裴度的臉相后,發(fā)現(xiàn)裴度的嘴角縱紋延伸入口。由此推斷出裴度恐有餓死的禍端來臨,因而勸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禪師,禪師看裴度目光澄澈,臉相完全改變,告訴他以后一定可以貴為宰相。依大師之意,裴度前后臉相有如此不同的變化差別是因為其不斷修善、斷惡,耕耘心田的結果,由此相隨心轉。這是關于他的一件事。
另外一件事則是說裴度年輕未達時,算命先生算出他有牢獄之災。一段時間后,那位算命先生又見到了他,卻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的災禍已經破解了。于是,算命先生問裴度是怎樣化解的。裴度說他沒做過什么,只是歸還了主人一條自己偶然拾到的玉帶而已。
裴度的這些變化到底說明了什么呢?其實,關于裴度的這兩則故事本身并沒有什么,因為這樣的故事在古代歷來挺多,而且也極有可能是杜撰。但是,這并不影響“心生內外,心不解脫何以快樂”這個話題。從心理學的層面來說,我們每個人的面相都反應出與之相對應的心理狀態(tài),當然,也可以據(jù)此反映出我們的身體狀況的好與壞。舉例來說,一個快樂幸福的人,他給人的感覺是自信陽光、面部祥和,甚至是神采奕奕——自然,他的身體狀況也應該是健康、正常的。再看一個身患疾病,眉頭緊鎖,做什么事都沒信心的恐懼之人,他要么是過于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要么是遇到什么難事了,或者情感出了問題,總之,就是有讓他糾結的事給纏繞著了。哲人們常說眼界就是心界,而面相即為心相。什么意思呢?簡言之,這就是佛語所說的相由心生。換句話說,也是本文主題所述“心生內外”。
一個人的心念一旦產生,必然會通過外部有所反映,繼而影響到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如果容易受到外部條件的影響,他的內心自然會受到強有力的沖擊。因而,他的外部所引發(fā)的心念就會產生。比如,人逢喜事精神爽,神清氣順,遇事處之泰然。比如,遭遇情感挫折,內生心念愛情靠不住,對情感的今后發(fā)展抱著極不樂觀的想法。這些都是心生內外的具體反映。
這就是說,我們的心情和心念引導著我們的身心,而我們的身體——自然也包括各個器官——它們構成是生命的支配者,有些甚至是人中樞的中心,然后,它們相互支配并影響著。于是,我們內在的心理狀態(tài)就會通過它們表現(xiàn)出來,并隨著時間的積累或推進,繼而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外在形態(tài),引導著我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狀態(tài)。
更具體地來講,當一個時??謶值娜?,他又有多次戀愛失敗的經歷,那么,隨著時間的積累和推移,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要不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要不就是覺得他人過錯多多,嚴重的會覺得這世上沒有真正值得信賴的情感。于是,孤獨寂寞、自卑仇恨由此而生。他內心就這樣被恐懼和沒有安全感所糾纏,除非他能做出改變,否則這一切都不會有任何的改觀。
其實,上述問題我們還可以延伸出來。每個人都有著被心墻圍困的經歷,這樣的經歷要么是被俗事纏繞,要么是被名利地位所困,要么是被執(zhí)著于自己無法走出困境,然后,我們拼命地去掙扎,尋求解脫。心生內外,我們何以得到解脫,我們何以享受自由和快樂?到底是誰住在我們的心里,阻擋了體驗快樂的腳步?沒有人告訴我們怎么去做,所以,我們只能在體驗中尋找答案。當然,如果先哲們的思想影響了我們,從他那里找尋到答案,情況或許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