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杉
《財富的孩子》是一本寫中國“富二代”的書。在讀這本書的兩天里,我恰好先后接待了兩位“富二代”。第一天是我的一位老朋友、老客戶,帶著他的一家四口,主要是為了他剛考上名牌大學藝術史專業(yè)的女兒,來找華叔叔提供學前指導。我是她上大學前游學的其中一站,她的父親在自己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圈里,挑選了一些他認可的有知識的人,為女兒安排一些課外老師。我們兩家八口,在東湖路的西班牙餐館晚餐,他的女兒剛剛18歲,出落得溫婉而美麗,很專心地聽我和她爸爸的對話。我想中國新一代的林徽因,就從她這樣的孩子開始,重新生長出來吧。
第二天來的是另一位老友的兒子,現在是少東主,我們多年的合作伙伴,他帶著總經理來,和我們的團隊討論新產品的開發(fā)創(chuàng)意。我認識他的時候他還在新西蘭上高中,大學畢業(yè)后,雖然不算情愿,但還是按父親的要求,回國接手家族企業(yè),并很快承擔起董事長的職責。一切邊學邊干,但他完全以幾乎最簡單最單純的“以禮待人”,和管理團隊配合得非常好,甚至比他父親干得還好。因為父親會壓得別人沒法發(fā)揮自己的才干,他反而能讓每個人都得到發(fā)揮。
富而知書禮,父親的事業(yè)成功后,總是要帶領家族走向成功。父親的品質和嚴格要求,總是傳遞給子女責任和使命。王大騏本身也是“富二代”,站在父親的肩膀上,也站在父親的陰影下,他自己也有深刻的體會,在本書的最后一章,他和弟弟林小驥合寫的《我們和父親》一文里,他寫下了成長在父親掌心的苦惱。
不過,王大騏書中的富二代,幾乎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因為他們獲得財富的時間還很短,所以財富還沒有成為他們習慣的資源,而是一種刺激;因為企業(yè)還沒有進入一個成熟穩(wěn)健的階段,繼承的不只是一個企業(yè),而是繼續(xù)創(chuàng)業(yè)。我探求這些另類富二代的來源,發(fā)現他們大多來自一家著名培訓公司的客戶,一家為草根老板提供身心靈導師服務的培訓公司,收30萬的學費,把他們帶到夏威夷的海灘上坐幾天,讓他們感受自然、感受自己、相互敞開、相互分享,在聆聽大師的開示中,進入化境。我想起王大騏的父親經常說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是迷途的羔羊”,這是一家專門銷售救命稻草給迷途羔羊的公司,他們的客戶也就具備這樣一種典型的迷茫和幻滅感,這種狀態(tài)自然也體現在他們的子女身上。
這些財富的羔羊,在大師之后,能拯救他們的只有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