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近代的西方哲學中,如何生活這個問題,卻幾乎退居到了認識論(我們?nèi)绾沃朗裁词钦鎸嵉模┮约斑壿媽W(什么是理性和理性討論的必要原則)的那些問題之后。除了幾個令人滿意的特例之人,當代的理論哲學家們都把如何生活的問題拋給了日間電視脫口秀主持人、打扮干練的勵志演說家和偏好穿著飄逸長袍的靈性導師。哲學研究者的看法是,尋求如何生活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不是任何有自尊的現(xiàn)代哲學家該追求的事業(yè)。
真是可惜——我邊翻我的舊筆記本,邊這么想著。嘲笑完自己的年少無知后,現(xiàn)在我意識到,原來那些如何生活的問題仍然在我的腦子里活蹦亂跳著。當然,逝者如斯夫,我這有起有落的人生也就這個樣子了,因為生活本就是如此,但我對有關生命的哲學觀點的渴求,卻絲毫沒有消減。事實上,當我站在耄耋之年的制高點回望這一生時,仍然會想要以最好的方式去安度自己的晚年。不過更讓人難以抗拒的是,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來到了那種想最后再好好端詳一下我的個人歷史的階段。我很好奇,若以那些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有關美好生活的想法來衡量,我這一生合格嗎?
因此,在“金句”中的最后一則筆記過去四十年后,我再次記錄下了自己對很久以前抄錄在筆記本里的那些哲學家名言的新思考,并開始收集、玩味一些新的語錄。說真的,沉浸其中讓我實在是樂此不疲。
這些語錄中,有些總結歸納了關于如何生活的一整套哲學立場,有的則僅僅朝我這邊拋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高弧度曲線球,但當我站在生命的這一頭思考時,所有的語錄無疑都讓我感到驚艷和贊嘆。那些偉大的哲學家僅僅用幾個精心斟酌的詞句,就能如此舌燦蓮花、鼓舞人心,實在令我折服。我還認識到,一句言簡意賅的哲學觀點對我這種年紀的人而言還有個優(yōu)勢,那就是當我讀到末尾的時候,還能記得它的開頭。
從個人角度講,我一點都不介意大眾媒體上的那些靈性導師或者勵志演講家,無論他們穿成什么樣。我敢肯定,他們的確想要試圖回應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的某種根本性需求。但是,一些偉大的哲學家提煉出來的那些關于美好生活的觀點,是那么貨真價實、鞭辟入里、歷久彌堅,如果就這樣被淹沒在一堆時髦的口號標語之下,或者消失在一堆晦澀難懂的哲學語言分析之中,就真是太遺憾了。
所以在這里,我把自己收集的那些討論如何生活的精練的哲學警句,以及針對它們逐一作出的個人評價,一并貢獻了出來。盡管我的這些評論本意是想拋磚引玉,但有時候也會離題萬里、恣意而為地信馬由韁一下。而且,到現(xiàn)在我都沒能為這些不相干的題外話找到什么令人滿意的借口。
在決定要把這些“金句”分享給大家后,我曾試著為它們排一個合適的順序。按照我抄記的時間先后?感覺有點兒過于主觀了。按照類別?比如,幸福和快樂的人生,有意義或無意義的人生,追求靈性的人生,美好與公正的人生?但分類的問題在于,那些哲學家有太多太多的觀點沒法被歸到某個單一的類別里。所以最后,我選擇了按照個人化的關聯(lián)方式來分類,即某個觀點是如何出其不意地把我引向另一個觀點的——換句話說,基本上是非常隨意武斷的一種方式。
喏,這就是我的“金句”了,舊的、新的都有,還附帶了我的那些沉思與見解,年輕時的、年長后的。它們提出的問題可能比提供的答案要多很多,不過,這些問題是多么饒有趣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