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超越之路研究員吳耀圻教授在分析金溫鐵路案例之后,尊他為中國古典式文人在當世展現(xiàn)上古文化修為的典范,看他之時,時光濃縮,你完全可以在他身上找到先秦文人的影子,中國發(fā)展的超越之路其實就在這些飽學之士身上,通過文化復興實現(xiàn)超越,這是當代中國的發(fā)展之路。吳教授之言,實際上對南懷瑾先生的社會表率和個人魅力作用做了客觀評價。
授權管理,提升領導力的途徑
管理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程。一個企業(yè)組織做大了,大事小事千頭萬緒,如果光靠管理者一個人去處理,即使這個管理者是孫悟空,有七十二變的本領,恐怕也無濟于事。所以,管理學上講放權很重要,優(yōu)秀的管理者特別善于通過授權來提升領導力。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就針對統(tǒng)治提出了授權的觀點,堪稱授權管理學的鼻祖?!俄n非子》一書里記錄著他的授權言論。他說:“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边@句話的意思是說:昏庸的統(tǒng)治者只懂得用獨自一人能力治國,普通統(tǒng)治者用眾人的氣力治國,而賢明的統(tǒng)治者則用眾人的智力治國。從管理學上講,就是好的管理者一定是善聚眾力和善集眾智的授權高手。
南懷瑾先生飽讀詩書,自然懂得古人授權藝術。他明白敢于放權并善于放權是一個管理者取得成就的基礎和條件。盡己之能不如盡人之力,盡人之力又不如盡人之智。在金溫鐵路建設過程中,授權是他的主要管理方式。
金溫鐵路建設投資總額高達1.72億美元,在二十多年前的中國,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項目。1989年10月20日,南懷瑾先生派出其香港聯(lián)盈公司和臺灣方面代表尹衍梁和李傳洪兩人去浙江,同浙江省代表做了3天深入研討,于10月22日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南懷瑾先生根本沒有到場。1989年2月26日,雙方正式簽署合作協(xié)議時,南懷瑾先生也是讓李素美簽字,他只是做個見證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南懷瑾先生的一項重要管理智慧。高明的領導者往往能把員工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出來,通過聚大家之力和大家之智來達到管理的目的。當年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打敗蓋世英雄項羽,很大程度是懂得用賢才和善于向下屬授權。他把帶兵打仗交給了韓信,把計策謀略交給了張良,把后勤財務交給了蕭何,通過合理的授權,創(chuàng)造了一個使能人充分發(fā)揮自己能力的平臺。南懷瑾太清楚這些歷史典故了,所以,當商量研究金溫鐵路如何通過開發(fā)房地產來彌補鐵路建設的資金缺口和規(guī)劃設計時,南懷瑾先生是這樣說的:彭會記師講鐵路碼頭銜接問題要注意,陳(定國)博士、蔡(世亮)老板犧牲了自己的事情到杭州去看一看,將來其他方面及房地產,蔡老板口袋里另有妙計,我就在這里聽命了。溫州方面房地產和火車站設計也有問題,這次由姚(永棣)老師一路去,他學都市設計的,規(guī)劃問題,去觀察一番,再提出他智慧的意見,我是動不出腦筋來的,猛闖猛打,答應了就去做,就這樣一個信念。
1993年2月,金溫鐵道開發(fā)公司班子走馬上任時,南懷瑾先生也是這樣吩咐的:“董宏,你大膽地做,鐵路做不好,到上海盈亞集團公司來做,這事是一樣的。在人事方面,我跟偉國也講了,要抽人盡管抽。鐵路憑楊國章一個人就能擋住?!边@是多么信任的語言。南懷瑾先生的跟隨者還有不好好努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