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利用碎片化時間是為了更好地平衡工作生活
程序員A是避免工作時間被碎片化的例子,而程序員B則是把工作時間碎片化的例子,但是都還不是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對職場人士有著更高的要求,常見于一些高端人士。
那么哪些時間可以算作碎片化時間呢?等車、坐車、開車、行走、排隊、候機、坐飛機、上廁所、睡覺前、運動中、酒店住宿等需要占用的時間都可以看成是碎片化時間。這些時間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你通常不在辦公桌前,但是時間長度上可能有長有短,人所處的狀態(tài)也可能不同。
不同的碎片化時間能處理的工作內(nèi)容也不一樣。在等車、排隊的時候你可能只能使用手機,比如查看郵件,用移動辦公APP審批電子流,在工作會話組里發(fā)消息,設置工作日程等。在坐車、候機、坐飛機時如果時間段較長,就可以用筆記本電腦做一些復雜的工作,比如寫計劃書,做方案PPT,寫出差匯報、工作總結等。如果是處于行走、開車、運動中,這個時候可以用藍牙耳機打電話、聽匯報等。
安妮·海瑟薇在電影《實習生》中飾演的女創(chuàng)業(yè)者就是一個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的典范。例如在司機開車送她上下班的時候,她會一邊用車上的視訊電話跟人視頻對話討論工作上的事情,一邊用一個手機回復工作郵件,用另一個手機又接聽其他電話。
但是很多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的人難免給人留下工作狂的印象,仿佛空閑時間都被工作塞滿了。所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并不是為了時時刻刻工作,而是為了將省下的整塊時間留給生活,從而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系。
4.試試“番茄工作法”
這里還要提一下“番茄工作法”,這個方法主要講的是集中精力工作25分鐘就休息5分鐘。
這個并不能單純地認為是將工作時間碎片化,而是一種勞逸結合的工作方法,只是這個方法將25分鐘看成一個整塊的工作時間,在此時間內(nèi)要求聚焦而不能碎片化。
連續(xù)的多個25分鐘都要盡可能地處理同一個項目的事情,而不是一個25分鐘處理事情A,下一個25分鐘又處理事情B。所以本意上還是一種不要將整塊時間碎片化的工作思路,因為手機上的各種推送、提醒實在太容易讓人不專注。
如果你是一個有拖延癥,不論做什么事總是沒一會兒就要看看手機的人,那么可以先嘗試在短一點的時間內(nèi)集中精力,比如半個小時,然后再嘗試一個更長的時間段避免被打擾和碎片化,并且在這個更長的時間段里處理同一個事務。
在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之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并分析自己有哪些碎片化時間。利用碎片化時間處理合適的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目的仍然是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系,而不是把自己搞得特別忙。
所以你是在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還是將工作時間碎片化,這下應該清楚了吧?
——沐丞
簡書簽約作者,LinkedIn專欄作家,隨手記理財專家,財豬特邀理財達人,一點資訊特邀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