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青年人書寫的,關于青春的小說。
再過一些年,像朱小溪這樣的青春寫手,就是大作家了,就躋身到大作家的行列中了。誰能說一個在很年輕很年輕的時候就寫出長篇小說的人,在未來不會成為大作家呢?
像朱小溪這種年齡的人,肯定對青春、愛情、叛逆、傷感、困惑、感動情有獨鐘。而且,他們最初對寫作的興奮點,也充滿了“青春密碼”:她很清楚自己寫的東西是給什么人看的,她是年輕人,她寫的東西是給年輕人看的。
朱小溪在用青春的文字,編織了一個青春的王國,在這個她獨自創(chuàng)造的空間里,建造了無數(shù)的私密樓宇和街道,裝著他們青春的空氣和浪漫。當讀者經(jīng)過這樣的街道和樓房時,從窗戶的縫隙里和半敞的門中,會流溢出過剩的物質(zhì)和哀怨。這是青春的特質(zhì)。
年輕的作家是充滿才華的。時至今日,沒有一定才能和底氣的人,是不敢輕易在文學天地里一展拳腳的。“文學江湖”同樣隱藏驚險和充滿迷霧的。年輕的朱小溪就這樣寫下去了,并寫出來了。
我總在想,青春寫作和成熟寫作的不同和區(qū)別。我不是說朱小溪不成熟,我是在想她跟那些文壇大家的差異在哪里。我就是想不好,找不到一個準確的比喻。青春寫作,就像是經(jīng)過了某一條街道,在某一間房子里滯留過,并在一座城市的墻壁上寫了一行字:“我到此一游!”之后,就奔赴下一個城市。而成熟作家的寫作,是讓我們經(jīng)過了人世間的漫漫歲月,當人快離開這個世界時,那種痛,還留在人們的心里。
我喜歡德國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男性作家的作品,他們穿越時空,對德國的歷史做出了人類的反思;我還喜歡日本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女性作家的作品,她們獲得了很多日本的純文學獎項,她們的作品中有一個共同的東西:人在底層的成長。她們的筆,毫不吝嗇地那么真實客觀地觸摸到人性的本質(zhì)。中國的年輕作家韓寒也同樣給予我深刻印象,他對社會的有力的批判精神,都將留在文學的記憶中。
在朱小溪的作品里,我看到了文學本不該流逝的品質(zhì)在她的文字中流淌。這種文字品質(zhì),應該是夜行人在渴望尋覓的燈光。我曾經(jīng)擔心在這部作品中看不到黑夜里的微光。但是,我看到了。我的擔心是多余的。這是彌足珍貴的。
在今天物化的社會里,年輕人的焦慮總是在黑夜里閃現(xiàn)。他們遠離社會、遠離大自然、遠離了宗教。但是,他們不能遠離愛情、金錢。他們必須解決眼前的饑渴和當下的幸福。朱小溪就被當下的生活困惑著,并想通過書寫游到一個可以喘息的岸上。
她為我們展現(xiàn)了這樣一種已經(jīng)看到的青春生活。這是年輕人必須經(jīng)歷的,沒有這些,就沒有中年和老年,人的一生就不會完整。
對于寫作,朱小溪正走過青春寫作必須經(jīng)過的那條街道,掠過了無數(shù)嘈雜的房門。我在想,她再向前走,就走出了那個小時候以為很大的城市,就看見了一片茫茫的文學原野了吧?
這該是我們由衷的祝福。也是朱小溪將來的不可限量的文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