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人有眼福了,不斷從外面進(jìn)來的各種表演、展覽,讓人覺得這世界多彩多姿好熱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從大陸運來的兵馬俑和金縷衣的展示,尤其是那一具裹著滿身金玉的金縷衣古尸體,其豪華又豈是古埃及的木乃伊所能比的?雖然金縷衣的出現(xiàn),較木乃伊為晚,數(shù)量也少,它的歷史卻很古老!
金縷衣是什么?它是漢代皇帝和貴族死時所穿的葬服,按等級來分,以金、銀、銅為縷制作的。這金縷衣是用紅、黃的絲綢包裹捆緊尸身,共有十二層。再以玉片穿綴為短襖,用金線穿綴成鐘甲狀,下至足部也是金線縫合,這件全身金晃晃的殮服,無怪要叫金縷玉衣了。當(dāng)一九六八年,中國河北省滿城首先掘出漢朝中山靖王劉勝(他是漢武帝的異母兄)夫婦墓,發(fā)現(xiàn)他們所著玉衣,是各由兩千多塊四角鉆有小孔玉片,金線連綴而成。
這使奶奶想起曾在世界著名的倫敦大英博物館所見的埃及木乃伊。木乃伊大家都知道,是古代埃及人用防腐藥品保存不壞的尸體,用香料防腐劑填充,干了后可以存一千多年。也相傳有用蜜液浸尸體,使之久存的。木乃伊的英文是Mummy,它是阿拉伯語的音譯。
在大英博物館里,展示著許多具木乃伊,他們平躺在特制的玻璃櫥里,每櫥兩層,旁邊還有裝這具木乃伊的棺木。這展示室四圍的墻上也有立櫥,里面也是擺著古埃及的立人雕刻相。奶奶那次和同伴走進(jìn)這廣大的展示室里,雖然燈光明亮,但是我們?nèi)匀挥X得陰氣森然,看著那表皮剝落的木乃伊,也怪嚇人的。但是這難得的機會,不得不拍照為念,我的傻瓜相機便喀喳喀喳地為每人各倚櫥邊拍下來。我們拍完便到本館的咖啡室飲茶休息。說起來英國人真厲害,怎么從埃及弄來這許多木乃伊?難道是買來盜墓的東西?坐了一會兒,同伴有一人忽覺頭痛難忍,昏昏欲睡,我們也沒注意,以為他是感冒了,請他多喝杯熱茶。
后來我才聽說,木乃伊的身體上都寫有咒語,就為的是給盜墓者一個警告,因為凡盜墓皆會因此被詛咒而罹難,或病或死,這也不知是真是假。但想起我們都曾立在木乃伊旁留影,而且同伴中一人馬上不舒服,也不禁怕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