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影與歷史(3)

波蘭當代電影 作者:馬特烏什·維爾納 (Mateusz Werner)


顯然這部分的比例無法確定,但我們爭論的核心是人們對此的感知如何。一旦審查制度這種障礙消失了,作家和電影人就進入了一個令人沮喪的境地,面對兩股相互抵抗的力量。一方面,是渴望采取措施來面對這樣戲劇化的問題,這不僅是波蘭學(xué)派的傳統(tǒng),也是十九世紀文學(xué)的傳統(tǒng),人們必須直面即使是非常痛苦的經(jīng)歷,“撕裂傷口以免卑鄙的薄膜覆蓋它們”。另一方面是意識到,認為“從母親乳汁里就吸收到了反猶太主義的思想”,不僅冒犯了歷史,還冒犯了無數(shù)沉默的英雄,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僅在波蘭和蘇聯(lián)兩個國家,處決會牽連全家)在他們的家里隱藏猶太人,把他們從毀滅中拯救出來。

對于“波蘭人天生反猶”這一模式化形象的傳播,電影也發(fā)揮了作用。如果說《浩劫》是否帶有這一成見尚存爭議,那么毫無疑問的是,克勞德·朗茲曼的這部電影激發(fā)了一波無知的聲明,其中也包括導(dǎo)演本人的。而在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中,這種成見十分明顯。

看起來,唯一能擺脫這種局面的方法就是誠實、公正地確定抱有上述態(tài)度的人在社會中所占的比例。然而,這一策略是危險的。不僅僅是因為這無法說服那些抱有成見者——這些人把任何不符合模式化形象的行為都視為單獨的例外,反過來證明了模式化形象才是真正的規(guī)則;更在于這種“公正”原則扼殺了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激情,因為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支柱之一往往正是有意而為之的不公正。

瓦伊達的《科扎克》一片沒有試圖評判波蘭人對猶太人居住區(qū)毀滅一事的集體態(tài)度。它所展現(xiàn)的是在這塊恐怖的地帶生活所要遭受的非人的精神與肉體折磨。該區(qū)域之外的任何人都無法評判,誰、什么是符合這個煉獄之中的新規(guī)范的。華沙猶太人委員會主席亞當·切爾尼亞科夫的自殺清晰地表明了這一點。不過這里還有教育家、作家、青少年與兒童的導(dǎo)師亞努什·科扎克,波蘭人和猶太人都同樣尊敬他(孩提時代的我也很尊敬他)。他超越了普通的人性維度,實現(xiàn)了對高貴人性的救贖。

然而,成見是多么固執(zhí)?。》▏霸u人激烈地批評瓦伊達的這部電影,指控它挪用了這位猶太人的傳奇。影片中最受爭議的場景(在波蘭也是這樣)是結(jié)局:載有科扎克博士及孩子們的最后一節(jié)車廂從駛向特雷布林卡的死亡列車上脫離,孩子們歡快地從車門中走出,踏上了鮮花盛開的草坪··我個人認為這一場景非常動人,并且認為這是對于這件完全不應(yīng)發(fā)生的事實的具有人性的抗議。然而影評人關(guān)注的是隱喻意義,該場景可以被解釋為“升天”,瓦伊達因此被指責為“將大屠殺基督教化了”(康斯坦蒂·格伯特之語)。瓦伊達使用的是自己文化中固有的象征語言,使用的是最崇高的(信仰)象征。那什么是他應(yīng)該做的?使用并非他自己的語言?對,就是這樣!另外,最好什么都別說,因為這根本不關(guān)他的事。這種族群融合論的立場格外明顯,其影響也非常深遠。波蘭作家亨里克·格林伯格曾這樣嘲諷索菲亞·納爾科夫斯基的著名言論:“不是一部分人將這一命運強加給了另一部分人,而是人類將這一命運強加給了猶太人?!憋@然沒有必要去說明,將一個民族放逐到人類共同體之外是多么有害。過度膨脹的民族主義顯然不應(yīng)表現(xiàn)在這一方面。相比之下,那些用意第緒語和希伯來語寫就的關(guān)于大屠殺的極端言論簡直就是無知兒童的游戲。

瓦伊達深深地受到了這些批評的傷害,這可能影響到了他下一部關(guān)于波蘭人與猶太人關(guān)系的電影。早在1968年他就計劃改編耶日·安杰耶夫斯基的《圣周》,但在審查制度下這是不可能的。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波蘭猶太女性,她躲藏在華沙的雅利安居住區(qū)。該故事反映了她所在的環(huán)境中各色人等的態(tài)度,從為她提供庇護者的獻身精神,到不情愿與敵視的態(tài)度——部分是因為恐懼,部分是因為反猶偏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