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陽明先生行狀》中關(guān)于王陽明頓悟前后的一些記載?!蛾柮飨壬曜V》中的記載和《陽明先生行狀》的記載基本一致,但略有不同,下面為《陽明先生年譜》中的記載:
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灑灑。而從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飼之。又恐其懷抑郁,則與歌詩。又不悅,復(fù)調(diào)越曲,雜以詼笑,始能忘其為疾病夷狄患難也。
因念:“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乃以默記“五經(jīng)”之言證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經(jīng)臆說》。
此外,《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中的記載和《陽明先生行狀》《陽明先生年譜》中的記載也有出入。《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的記載如下:
久之得家信,言逆瑾聞先生不死,且聞父子相會于南都,益大恚忌,矯旨勒龍山公致仕還鄉(xiāng)。先生曰:“瑾怒尚未解也。得失榮辱,皆可付于度外。惟生死一念,自省未能超脫?!?/p>
乃于居后鑿石為槨,晝夜端坐其中。胸中灑然,若將終身夷狄患難俱忘之矣。仆人不堪其憂,每每患病。先生輒寬解之,又或歌詩制曲,相與諧笑,以適其意。
因思設(shè)使古圣人當(dāng)此,必有進于此者。吾今終未能免排遣二字,吾于格致工夫未到也。
忽一夕夢謁孟夫子,孟夫子下階迎之,先生鞠躬請教。孟夫子為講良知一章,千言萬語指證親切,夢中不覺叫呼。仆從伴睡者俱驚醒。
自是胸中始豁然大悟,嘆曰:“圣賢左右逢源,只取用此良知二字。所謂格物,格此者也。所謂致知,致此者也。不思而得,得甚么?不勉而中,中甚么?總不出此良知而已。惟其為良知,所以得不繇思,中不繇勉。若舍本性自然之知,而紛逐于聞見,縱然想得著,做得來,亦如取水于支流,終未達于江海。不過一事一物之知,而非原原本本之知。試之變化,終有窒礙,不繇我做主。必如孔子從心不逾矩,方是良知滿用。故曰‘無入而不自得焉’。如是又何有窮通榮辱死生之見,得以參其間哉。”
于是默記“五經(jīng)”,以自證其旨,無不吻合,因著《五經(jīng)臆說》。
《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的記載存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即王陽明真正把“良知”作為自己學(xué)問宗旨是在四十九歲以后,而在龍場時,他還未到這一年紀(jì),所以不可能用“良知”來解釋“格物致知”。
“良知”說本是孟子所創(chuàng),但當(dāng)時的王陽明還沒有將“良知”作為自己學(xué)問的宗旨。在這樣的情況下,孟子就托夢向其傳授“良知”說的秘意,這在情理上也說不通。所以可信度更高的《陽明先生行狀》和《陽明先生年譜》,就沒有王陽明在此時提出“良知”說的記載。
其實,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頓悟,僅僅是對“致知”的頓悟,而《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卻將其誤認(rèn)為是對“致良知”的頓悟。
那么,王陽明的“龍場頓悟”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它的主要內(nèi)容應(yīng)該是:王陽明通過“主靜修行”而超脫了生死之念,然后又以此為媒介,在實現(xiàn)“心”與“理”統(tǒng)一的過程中,體悟到“格物致知”之理不應(yīng)該像朱熹那樣是從“心外求理”,而應(yīng)該向自己的心內(nèi)求理。因此可以這樣說,王陽明的龍場體悟與陸九淵對“心即理”說的體悟是相通的。
但在《陽明先生年譜》中卻并沒有明確提及“心即理”三字,而只是說:“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