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行合一”說的發(fā)展(2)

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 作者:【日】岡田武彥


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謂不見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謂“此亦毫厘倏忽之間,非謂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說,則知行之為合一并進,亦自斷無可疑矣。

王陽明在給顧東橋的答書中闡述了“知行合一”說的主旨,指出“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 ;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并強調(diào)說,正因為“心即理”,所以“知行”才是“合一”的。此外,王陽明還基于“知行合一”說的立場,指出了朱熹“心理二分”說和“知行二分”說的弊害。接著王陽明在《答顧東橋書》中又繼續(xù)寫道: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后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失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并進之說。

“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即如來書所云“知食乃食”等說可見,前已略言之矣。此雖吃緊救弊而發(fā),然知行之體本來如是,非以己意抑揚其間,姑為是說以茍一時之效者也。

“專求本心,遂遺物理”,此蓋失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無物理矣;遺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

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親之心,即有孝之理,無孝親之心,即無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無忠君之心,即無忠之理矣。理豈外于吾心邪?”

晦庵謂:“人之所以為學者,心與理而已。心雖主乎一身,而實管乎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事,而實不外乎一人之心?!笔瞧湟环忠缓现g,而未免已啟學者心理為二之弊。此后世所以有“專求本心,遂遺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

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達之處,此告子“義外”之說,孟子所以謂之不知義也。

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門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