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揭開一個真相:我們有了心理問題后,陷入惡化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學(xué)會破譯它、澄清它,跳出受傷的心理情境,而是用心理保護來療傷,因此導(dǎo)致了“心理結(jié)構(gòu)受到傷害→用心理保護來療傷(癥狀)→心理結(jié)構(gòu)再受到我們殺傷→再用心理保護來療傷(癥狀)……”的惡性循環(huán)。
這相當(dāng)于我們在心理上給自己下套,而且,越鉆進這個套里,繩子拉得越緊。極端之處,就是一些人受不了這種心理折磨了,選擇了以自殺或殺人來尋求解脫。
12、沒有存在感,一個人會生不如死
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關(guān)于“性格孤僻”的。我想用它來說明,為什么心理保護會成為我們內(nèi)心的一個殺手。
一個人很“孤僻”,不想和別人說話,甚至不想讓別人認(rèn)識自己,在心理上是什么意思呢?
用在后面我們要講的心理分析的“澄清”方法,可以看到,他有一種“吞沒焦慮”,如果感覺有人看他,輕則不自在,重則有一種被吞沒、被融化、被毀滅的危險。所以,為了在心理上保護自己,他在人群中撤了,只有躲在一邊,他似乎才自在,才有安全感。
玩“孤僻”,其實就是對自己心理問題的一種“行為療法”。
如果它真能在心理上保護我們,那也就罷了。問題是不能。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是需要向他人證明他的存在的,沒有存在感,一個人會生不如死。玩“孤僻”是盡可能把自己隱匿于黑暗之中,不讓別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但只要他沒有像瘋子那樣徹底退回自我世界,不再和這個世界玩,他仍然需要尋找存在感。
13、有些人不開口對世界說話,但在心理上一直對世界說狠話
那么有什么辦法呢?
只有兩種:對這個世界漠然,麻木,不關(guān)心;或者仇恨這個世界,內(nèi)心對這個世界有攻擊性。
前一種,既然不去面對這個世界,對它漠不關(guān)心,那就感受不到它對自己的壓抑和威脅,他可以獨自玩一些東西來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不和世界說話,他就和自己說話。但后果就是,他無法發(fā)展自己健全的人格,在心理上也不適應(yīng)于和別人打交道。
前一種,算是一種生活方式吧,無須說好或說壞,這個人群里或許還有些天才。但后一種,更多地只是一個危險人群了。我家鄉(xiāng)有一句話叫做“三天不講一句話,肚皮鬼怪大”,說的就是后一種人。
這種人對自己心理的殺傷是巨大的,往往心理陰暗、扭曲。同時,在破壞了自己的內(nèi)心后,他們對外部世界,也傾向于破壞。
很多冷血殺手就是從這個人群里走出的,像美國科羅拉多影院槍擊案殺手霍爾姆斯就是如此。殺人,是他對自己心理問題極端的“行為療法”。
所以,今天其實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破譯犯罪嫌疑人的動機,就相當(dāng)于對他做一次心理分析。
我想說,這類“性格孤僻”的人,你不要看他不說話,其實他內(nèi)心一直對世界說狠話。他是因為自卑,因為害怕被傷害等原因,為了在心理上保護自己才撤。但心理保護這件工作,還只是做了一半,他只是防止了自己被外界傷害,并沒有找到存在感、價值感。所以,不要以為他撤了就沒事了。
他實際上會有一種“受迫害感”:都是這個可惡的社會、可惡的人群讓他這樣的!他要“報復(fù)”。骨子里,他有一種沖動,那就是從黑暗中沖出來,震懾這個猝不及防的世界,迫使它重視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