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末以來,上海“懷舊熱”方興未艾。但這種“懷舊”并非一個簡單的文化心理學問題。衡山路上的酒吧的名字直截了當?shù)氐莱隽诉@一熱潮的真實意圖——“時光倒流”,“1931年”。為什么不到城隍廟或龍華塔去懷舊呢?很顯然,人們懷念的只是那個“東方的巴黎”,那個“冒險家的樂園”,那個欲望澎湃的舊上海。這與其說是“懷舊”,不如說是對情欲自由狀態(tài)的幻想。
20世紀30年代的舊上海為情欲提供了最好的自由宣泄場所,它差不多可以說是國際欲望的“下水道”。正因為如此,它才既吸引了西洋流浪漢,也吸引了中國江淮一帶的青春女子,甚至還有一大批情欲壓抑而又野心勃勃的外省青年。一個外省青年來到這個地方,又能做些什么呢?要么在這個情欲的汪洋里自甘沉淪,要么將壓抑的欲望升華為創(chuàng)造的動力或造反的激情。舊上海正是如此這般地培育了各式各樣的冒險家,如一夜暴富的外國盲流哈同。后來的影視作品中的那些傳奇色彩的人物,如許文強等也是其典范。這些人構(gòu)成了舊上海神話。
革命,也是這些冒險游戲中的一種,甚至是最富刺激性的一種。舊上海既是流氓無產(chǎn)者冒險的天堂,也是滋生革命家的溫床。那些被壓抑和被剝奪的無產(chǎn)者和外省年輕人,懷著對都市情欲的無限敵意,將那些被壓抑的欲望部分轉(zhuǎn)化為革命的熱情和對權(quán)力的渴望,進而產(chǎn)生了一夜奪取所有有錢人的權(quán)力交由自己以及所有窮人來支配的革命理想。
1949年以后,勝利的革命者開始了對這個欲望的城市的大規(guī)模改造。經(jīng)過了幾十年,當年的上海灘已經(jīng)蕩然無存。以致20世紀80年代中期香港電視連續(xù)劇《上海灘》在滬上播放的時候,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這個香港人制造的冒牌“上海灘”,卻一下子喚醒了上海人對已經(jīng)消失了的真實的上海灘的深切回憶和無限向往,激起了他們潛伏已久的情欲。劇中的主人公一時間成了大陸青年的情欲偶像。